这是一篇读后感,读蒋勋的《孤独六讲》,全文约1900字,阅读约为5分钟。
蒋勋的《孤独六讲》这本书,本不是我常常接触的类别,幸得老师推荐。看着这本书,就想起老师笑眯眯、仙风道骨的样子。于是我像喜获武功秘籍,不由得多读了两遍,试图从中悟到老师的隐语教诲。
书有藏青色的封面,左侧写有“孤独六讲”四个字,右侧绘有一个不规矩的白色方块,简简单单。深色背景上漂浮的白方框,还挺像Mark Rothok的系列画作。简单却传达某种强烈的情绪。
所谓“孤独”,除了“独自一个人”这种清晰的解释,在百度上还有大段的如下描述“孤独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独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能在晨曦时思考未来,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玄妙。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并且自得其乐,哪怕他面对的是生与死。”这段描述看得我哇哇大吐。哪里来的优越感。可转念想想,除了这般苛责,我也可以尝试换种思路。虽说已有成见,不认为孤独全是好的,但仍可以发现孤独有好的一面。这样放弃非黑即白的叫板,试着去观察其适用的情况,找寻对自己的启迪,算是最近尝试的一个逻辑练习。这样可以让倾听继续,也算是一种修行吧。这样想来,我也体验过晨曦思考、打坐的玄妙。阅读、写字,也总是一个人时最舒服,更别提一个人品咖啡或是举杯邀月那种角落里的天堂时刻。这样看,人家歌颂孤独,咱也不该跳脚咒骂。
Less & more
孤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歌词中、在动漫台词里、在朋友圈的状态里或是在脑海里的一闪念。信息社会,说话的人越来越多,环境更加复杂,被倾听的比例也被相应压缩了,甚至是倾听自己的心思也没有那么专注了。自然就感到孤单。很有趣的一个例子是,曾经有很多的call in节目,接听另一端观众的心声;渐渐留给观众的时间越来越短,常常听到主持人不耐烦的声音“好啦好啦,让我们接听下一位观众,王先生,喂,王先生请说。”;渐渐的,更多的节目,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在你面前亮一盏灯来表示你同意与否;而现在,大把节目里或是在网络视频的下端,你的同意与否,都不会奢侈的留一盏灯,只是作为微不足道的一票,隐藏在巨大的空洞的数字里面。更可怕的是,信息浪潮转瞬即逝,那个视频的总浏览量也没那么重要,一系列类似的视频、文稿的数据统计加在一起仅仅能说明一个渺小的趋势,而其中你的意见,相比显得无比渺小。像恐怖电影的桥段,主角面对危险想要预警同伴,嘶声呐喊却发不出声音,这是信息时代的集体恐惧的写照。
哲学的内审
旧的本土哲学面对席卷而来的西方文化,要扒一层皮,交融,然后爆发出新的生命力。儒家文化讳谈死亡,重视结论而忽略讨论,强调礼法守序,忽视个体隐私,强调群体一致而不倡导特立独行。这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个个被拆解、探讨、攻击。一个个空白的区域,现在嚎叫着渴望填补。要个人隐私,要个体思考,要逻辑辩证,要特立独行,要对抗群体压力,要做自己。为什么不曾、不敢、不愿孤独?
反叛者的画像
特立独行这件事本身,就有一股子魅力,它代表着是少数、稀缺、开拓和勇气。而最特立独行的一个人群,就是反叛者,或者说是革命者和失败者。成功者拥有奖品,失败者则带走梦想与诗歌;成功者渐渐成为主流变得务实,失败者却因一无所有而保留了最后的革命的孤独。项羽在乌江保有了他的诗,荆轲在易水得到了他的歌。不敢说所有的胜利者都迷失在胜利的缤纷光辉中,忘记了初心,只是失败者太过纯粹,除了初心一无所有。像端着长枪冲向巨龙的骑士,用生命划出一道荣耀。
孤独为人
影响力这个词近年很常见,我最早是听李开复老师讲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才对这个词有一些印象。可能是因为开复老师有着英语的使用习惯,这句话当时听起来挺奇怪的。可是这种表达又很直接易懂,“影响”这个词似乎也比常说的“改变”一词要来的温和、精细。世界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彻底改革”很难,更多的是做一做“微创新”,于是乎,大家都心怀“改变世界”的梦想,而实际上只要带来一丁点影响,就已然很了不起。
语言可以影响他人,暴力可以影响他人。于是有了儒,有了侠,也有了法,有了禁。有时候人会故意不沟通,来传递更重要的信息;有时候会温和的无为,来推进进一步的胁迫。最会说话的人会深感“说似一物即不中”,最优秀的士兵常常反思与规避暴力,敬业的喜剧演员总是陷入忧伤。这些转换的虚实关系让人不免感到虚无,而其内核是一个人为什么要有所影响。意义,曾经是很好获得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自然有定位。然后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可。作为人伦的一环,很清楚意义是什么。可是当触及自我意识,剥离了“我”与“非我”,解构人伦,再去思考意义的时候,了解到,存在先于意义。这时会感到孤独,因为那些道理和意义不再支配你,反而都在于你的选择和赋予。意义、选择、影响,这三个词融合在一起,承载着你的自由,汇聚成你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