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等待 荒废了你的一生
很多人,被等待所迫害;
也有很多人,因为等待而误了一生。
你是不是曾经说过:
这件事情,先缓一缓,等后面再去做;
(到了后面,你也还是没有去做你想要去做的那件事情,直到你真正明白,你才有可能去做。)
你是不是曾经说过:
时间还有那么多,我先做好现在的事情,以后的事情,就不先考虑了;
(但以后的日子还是会来临,而你却丝毫没有准备)
你是不是曾经说过:
如果让时光再倒流一次,那么我就不会再像现在这个样子,我一定会向她表白,不让自己留遗憾;
(但实际情况是,她已经成为你最好兄弟的女人,而你这个时候,还是个单身狗。)
…………
我想上面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而且还会有很多人,都会为自己曾经的决定而懊悔。
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等待,也让我们走进了现在的“现实”。
“等待”一词,其实算是个中性词,但在我这里,我是从另外一个纬度,来谈论“等待”一词的性质和意义。
因为,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不愿意去等待的。
因为等待,会扰乱我的心智;
因为等待,会打乱我的计划;
因为等待,甚至会耽误我的一生。
曾经的我,也因为没有向心动的女生表白,以至于她成为了别人的女朋友;
曾经的我,因为等待,错失了很多孝敬母亲的机会。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情义还在,而母亲已经不再;
曾经的我,也因为等待,让我丧失了自己本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享受另外一番风景。
…………
也正因为这样,我讨厌“等待”,我希望我想要的东西,它就能立刻地到来,即便现在还没有到来,但我也会采取行动,去不断地接近它,直到它来到我的身边。
我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现实和未来的一个人。
如果一些情况,没有符合我的预期,我愿意从头再做选择,放弃之前所做的积累,让自己重新释放出来。
下面,给大家诉说一个关于“比尔.盖茨”的故事。
2001年7月,《机会》杂志在意大利的米兰创刊。
为了能一炮打响,董事长亨利·肯德里提议,让比尔·盖茨写发刊词。
主意已定,接下来的就是操作。
他先给盖茨写了一封信,说:
“众所周知,您没等到大学毕业,就去创业了。今天您所拥有的财富证明,您是世界上最善于捕捉机会的人,也是普天之下对机会最有认识的人。经反复商榷,《机会》杂志社认为,题写该刊发刊词的最佳人选,非您莫属。敬请拨冗赐教,不胜荣幸之至。”
信发出之后,石沉大海。
亨利·肯德里想,《机会》杂志创刊在即,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派记者前往旧金山,登门讨教。
经过跟踪和堵截,比尔·盖茨答应,在纽约开往内罗比的飞机上,可接受不超过三个问题的采访。
为了确保比尔·盖茨说出“机会”这个词,记者草拟了三个内容相同的问题:
第一,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
第二,你认为,什么事最不能等待?
第三,最不能等待的事,你认为是什么?
他想,只要盖茨把答案反复地说三遍,《机会》杂志就有了世上最绝妙的发刊词。
采访开始了,为缓和气氛,记者首先来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这次您刚忙完盖茨夫人(比尔·盖茨的母亲)的葬礼,就前往非洲参加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捐赠仪式,着实令人敬佩!下面我冒昧问三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答复。”
说着,把采访本上的一张纸撕下来,递了过去。
盖茨注视着那张纸,微笑了一下,说:
“我不知道世人对这三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也许我的回答令你非常失望,但是,既然接受采访的是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人,我相信这种回答是最诚实的。”
“对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爱情。假如你爱上了一位姑娘,千万不要闷在心里,否则她就会属于别人。”
“至于第三个问题,恕我直言,是行善。”
“假若你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一定是我们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同。”
采访结束,记者自始至终都没听到“机会”二字,就在他失望地返回座位时,听到键盘的敲击声。原来在他附近还坐着一位美国《生活周刊》记者,只见他在笔记本上敲出这么一行文字: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总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机会;最不可能第二次前来敲门的是机会;最需要抓住的是机会。
其实,这种来自于战场上的理念,并不适合于生活。生活中,只有两三件事不能等待。它们是什么?你若想知道答案,请先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亿万富翁。
所以说,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
最不能等待的是:孝敬父母;和心爱的人表白;行善.
还有,不管我们现在是怎样的状况,我希望我们自己,都能够按着自己的计划前行,而不要过多地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我相信,当我们把“等待”所消耗的时间化为我们的行动时,我们就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更加接近我们心中的那个自己。
最后,用一句名言,来结束自己的话题。
“你知道世界上最可悲的是什么吗?”
“希望的开始,失望的等待,绝望的收场。”
不要再等待了,如果你有新的想法,就请现在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