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父亲发朋友圈,隔空喊话:孩子们回家过年。
看着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照片,恍恍惚惚二十年,流逝时光,回不去的童年,长大的鸟儿都有了自己的家园,曾经不理解别人他乡做故乡的熟尔,今天却知道儿女注定就是泼出去的水,老家,娘家无论远近,都有了一个叫做回家的隔断,小妹答应公公婆婆在家过年,我则答应了儿子第一次在自己过一个囫囵年。
结婚二十年每年都要在回谁家里纠葛,年轻气盛,每个春节都是我和老公的博弈,我想回娘家,他想回老家,儿子则想留在自己家,三口人三匹马,每次都精疲力尽,每次都不欢而散。
记忆中最痛的是2000年春节,儿子八个月,老公执意回他家过年,我则要留在自己家,好不容易在县城置办的家,虽然六楼之巅,虽然简陋无比,却是我们的窝。
这个窝有儿子老公,应该多么温馨的家园。
老公却执拗的固执:过年自然要回老家。
大吵一架,老公抱着儿子绝尘而去,我留在空荡荡房子哭了两天三夜,甚至连绝笔遗言都写好了,准备着从六楼之巅一跃而下,让混蛋老公后悔终生。
好在老公翻然悔悟,初一一大早气喘吁吁骑着摩托车回来了——春节没有班车。
后来我问老公,为何那么绝情,就不能顺着我的意思,在自己家过一个年吗!
要知道,如果不是我意志坚强一点,我们俩早阴阳相隔,儿子也成了没妈的孩子,即使你结婚再娶,留下创伤也难心安啊!
那已经是若干年后的一天了。
老公幽幽的说,那时年轻啊!以为父母的家才是自己的家,过年当然要回去,不回去算什么事情啊!
去年公公去世,老公的老家变成了一座空房子,兄弟再多,却已经各自成家,我儿子早早就说,今年再也不用奔波,就在自己家里,想吃啥弄点啥,想睡几点就几点,舒舒服服,自由自在。
是的,舒舒服服,自由自在,只有自己家里才是最好的归宿。
他乡再好不是家,别人的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把娘家当做故乡,当做了他乡。
是弟媳第一次给我摆脸色开始,还是听着父亲唠唠叨叨说着家长里短的烦恼,还是隔壁嫂子因为一句话对我的口诛笔伐……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潜移默化,我最喜欢的家,娘家已经离我渐行渐远,已经慢慢被我归置到他乡的序列。
我终于把自己摆到了出嫁闺女的正确位置上,早早就置办了节礼——父亲常说,要想安早办官,把节礼送了似乎就完成了一个出嫁闺女的任务。
至于回家过年,脑海里早已经没有了概念,最多是按照风俗初二回趟娘家走亲戚罢了。
走亲戚,呵呵,我把曾经心心念念的故乡当做他乡,自己嫣然成了外人。
如果年迈的老父亲和老母亲听见,他们最疼爱的大闺女居然说这种话,该有多么伤心啊!
可是最回不去的就是时光,二十年来时光荏苒,有许多东西已经回不到从前,我再也不是那个扎着小辫听话的乖乖女,也不是刚结婚成天赖在娘家撵也不愿意走的出嫁女。
现在,我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家,有心爱的老公,长大的孩子,以后会有媳妇,孙子一大家,每个春节我是不是也会像父亲母亲一样,热情的盼望儿女回家。
是的,我会的,每一个世纪的轮回,每一段情感的归宿,都会有惊人的相似。
父母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父母期盼也是我们未来的思念。
我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我能把年迈的父母接到自己身边,我为她们炸丸子,包饺子,陪着他们一起过年!
2018我希望我的愿望能早一点实现,买一处大房子,有一个小院子,父亲能在院里晒太阳,母亲能在廊前和我拉呱,儿子媳妇在楼上,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