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正在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欢迎来到付费专栏《潜意识心理学12讲》,这是本专栏的第2节,本节我们要讲的是潜意识与自卑。
自卑这种感受,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说法,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表现形式,表现程度,不一样。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的自卑是骨子里的,按照专业术语就是出自潜意识里的,那今天我们就看看这些人的心理逻辑。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妨先看看他们外在的特征,看看他们喜欢干的3种事,再分析蕴藏在他们潜意识里的反应逻辑。
1、敏感、多疑,总喜欢过度反应和揣测
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在成年之后怎么样与别人相处,这源自于他幼年时期怎么样和父母等家人相处,一个敏感、多疑的人,在小时候必定是经历多次过需要用敏感多疑才能应对的人和事。
我有个来访者,叫张丽(化名),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再加上自己是个女娃,最终父母给把她交给她的大姨抚养。
她大姨家原本就有2个男孩子,比她小一些,再加上她又不是亲生的,所以大姨对她很不好,每天会让她和自己一起洗菜、做饭,照顾自己自己家的孩子。
他的姨夫是个比较沉闷的人,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但是不高兴就会发脾气,打大姨,每一次这样,她都会吓得“瑟瑟发抖”。
所以她很小就学会了看脸色,特别是观察姨夫的心情状态。
所以这种经历就成了她潜意识里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为了她日后在人际关系里的反应方式。
这种案例在咨询过程中屡见不鲜,一个敏感、多疑的人,必定是在他小时候经历了多次需要用敏感多疑才能应对、才能保护自己的人和事,这已经被反复证实。
而要改变这一点,你就必须意识到这一反应的存在逻辑,即将它意识化。这是改变潜意识影响的最为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2、没有安全感,总喜欢找确定的安全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安全感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大需求,按照罗杰斯的观点,需求层次的下一级需求是上一级需求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由此可见,安全感的缺失会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重大影响。而深度的、骨子里自卑的人恰恰是没有安全感。
心理学家认为安全感就是控制感,即我能控制某些人和事的感觉。
比如,婴儿的抓取东西,一个小球,如果婴儿能握在手里,可以任意的转移它的位置,那么他就有了最初的控制感。
这种感觉泛化、内化就成了最初的安全感的基础,对,这只是基础。
在他们会爬、能蹒跚学步的时候,在他们可以尝试去拿东西的时候,这个安全感就会进一步发展,假如父母可以不太控制孩子,乃至替代孩子,他就会逐渐发展出我很行,我能控制的自我感觉,这就是自信的基础。
反之父母控制,或者替代,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很行,我不行,这就是自卑的基础。
此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和妈妈的关系有“控制感”、“确定感”,即孩子知道妈妈不会抛弃自己,随时可以看到和拥有妈妈的拥抱和爱抚,只要他想要,妈妈就在。
无论是对事物、东西的控制感,还是对妈妈爱的确定感都会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在他成年之后成为他安全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