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积极期待更好的事
有时候父母的积极期待,是孩子的一个重担。
所以,比积极的期待更好的是,满满的喜欢。
在生命最初,就遇到一个满心喜欢你的人,是最好的命运馈赠
二、潜意识层面的期待
积极的期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才会有效,而藏在头脑中,或者文字层面的期待,常常起不到作用。
如果你只是在意识上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但在潜意识里却给他传递了负面期待,那么仅停留在意识层面的正面期待是不会奏效的。
三、错误的期待 — 批评式教育
他们很少会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他们只是在批评孩子不卓越,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孩子变得卓越。
他们中的多数人会失败,而另外少数人就算表面上成功了,孩子真的在外在标准上变得卓越了,但内心深处却会无比自卑。因为孩子会认为,父母向他们扔过来的期待还是“你怎么这么差劲”。
四、权威怎么影响别人
作为一个权威,如果你想要被你影响的人变得卓越,那你就需要给对方积极的期待。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如果你学过经济学,就知道这句话的合理性了),如果你真心为了利益去做事,你的行为就会合理很多。
譬如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层,你就知道,应该好好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对你的员工发出积极的期待。
- 如果你发现自己就是做不到这一点,那你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在追求利益?还是在追求自恋(比如:你是最优秀的、你的想法是对的)。
五、两种积极期待
1、权威自恋的延伸 —— “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希望的积极形象”
2、权威对你的信任 —— “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你现在对自己有了怀疑,我就给予你积极的确认和支持”
- 第一种期待中,权威有一个目标,希望你成为他希望的样子
- 第二种期待中,权威就是纯粹的信任你,即“知己”般的感觉。(如果权威的期待是知己般的信任,那就是巨大的力量源泉,而不是压力)
六、最好的养育环境
精神分析领域认为,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备这样的两个基本特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
支持包括积极期待,但这里面的积极期待,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不是以父母头脑里的想象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