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星华
时间:2017-09-22
得了胆囊结石,到底切还是不切胆囊?老想就这个问题写些东西,总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您可能觉得有点跑题了,其实不然,因为心中装着别人的人思考的角度才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身为医者,也才可能找到每一位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李老师最让我钦佩的地方在于他极其的清晰:生病的是患者,是患者的不良习惯导致的不良后果,恢复健康是患者“说了算”的事情,一定要把最终的决定权还给患者,而作为医生,要不遗余力的帮助有意愿的患者以最小的代价恢复健康,所以目前几乎所有处理胆结石的方法在这里都可以见到。
没有万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患者的技术,李老师说:“年轻的,胆囊功能非常好的,结石不多的,或者良性胆囊息肉的,为什么要把胆囊切掉呢?因为胆囊毕竟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去掉胆囊会引起很多不良后果!”“可是岁数大的,胆囊基本没功能的,反复发作的,长期折磨患者有可能随时发作导致严重后果的,术中发现炎症比较重的,为什么不把胆囊切掉呢?”
难怪无论是大家推崇的,还是反对的手术,在李老师这里都会见到,因为李老师不拘泥于手术本身,不评判好与坏,只全力以赴寻找适合当前患者最佳的解决方案。令我想到了“大医无方”!
李老师还有个习惯,每天那么多的手术,可是每天手术结束,他都会亲自拿着手术标本给患者看,用李老师的话说:“我拿着标本让家属看了,家属就知道是我做的手术了,心也就安了!”
离别之时,很是感慨,无比感恩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共享的时代,资源、信息、技术、教育、人脉等等所有一切,都在以不可阻挡的态势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整合再组合实现更高效的利用。李老师的坚持与成绩让我看到,医疗技术的“垄断”状态开始破冰,高精尖的技术也没必要人人都要掌握,凭借现在高效快捷的交通工具,从哈尔滨到邯郸只需要两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让更多的患者马上获益。最后向李老师发出诚挚的邀请,李老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回以一如既往真诚的微笑!
我明白李老师微笑背后的含义:胆囊结石,切还是不切?把决定权还给患者,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百度一下,马上知道,患者决定了,我们不遗余力的帮助患者打消疑虑,尽全力确保手术成功,引导患者做好预防,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