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另外一个名称——《日常事物的设计》,看完整本书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标题实在是贴切的多。“为什么一些事情做起来会如此困难”,这是本书的核心问题。作者一直在通过举出日常生活中失败的设计例子,来告诉读者,如果你用错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一定要记得把问题怪在这些东西上噢~
全书分为7大章节,围绕在设计日常用品中,设计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一些简单的设计原则。全书以作者身边的例子和自己遇到的一些情况入手,深入浅出,十分好懂。作为一本80年代早期的书,书中有很多的想法和观点在我看来已经有些老旧,但是作为设计领域必看的一本书,它的经典语录与理论依旧值得好好品味,甚至作者关于未来的一些想象和批判,能为目前这个“智能社会”敲响警钟。
前言和第一章中,作者列举出四条设计原则:概念模型、反馈、限制因素和预设用途。此外,作者分析了为什么日常用品的设计总是会出现g俄中问题,除了设计师自己的能力,还有厂商的追求、用户的偏好、修理人员的关注点,这些需求往往是冲突的。
第二章中,作者用各种事例想说明,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如果做错了,他们就会去怪罪自己,从而引出人类对习惯于对外界事物加以解释和这种思考解释的本质。以此提出,在思考和解释的过程中,应该如何采取行动。行动的七个阶段:确定目标、确定意图、明确行动内容、执行、感知外部世界状况、解释外部世界状况、评估行动结果。大多数的行为无需经历所有的阶段,有些行动要经历许多次这样的阶段,行动也可以从七个阶段中的任何一点开始。
并且,给出了自己认为的优秀设计原理:可视性:用户一看便知物品的状态和可能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概念模型:设计人员提供给用户一个正确的概念模型,使操作键钮的设计与操作结果保持一致;正确的匹配:用户可以判定操作与结果,控制器与其功能、系统状态和可视部分之间的关系;反馈:用户能够接收到有关操作结果的完整、持续的反馈信息。
第三章中,作者通过分析用户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的关系,提出“设计应当容许用户把外界知识与头脑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若有必要,可建立互补关系。即帮助用户具有正确的概念模型,而这要求操作原理显而易见、所有的操作动作都符合概念模型、产品的可视部分应该按照概念模型反映出产品的目前状态。概念模型分为设计模型、用户模型和系统表象”。并且要利用各类限制因素(自然的或者人为的),使用户只能看出一种可能的操作方法,即正确的操作方法。
第四章中,作者依旧延续了上一章所说的限制因素,列举了更多的限制因素,如语意上的限制因素,文化限制因素,逻辑限制因素,还提出了“预设用途”、“反馈”和“可视性”的重要性,设计人员注重可视性,用户便可在执行阶段明白哪些是可行的操作以及如何进行操作,并可在评估阶段看出所执行的操作造成了怎样的结果。要给用户正确的信息,让用户知道他正在做什么,他正在使用的是什么。
第五章中,作者探讨了“失误”和“错误”的关系。他认为,失误经常出现在一个人习以为常的行为当中,比如撷取性失误、描述性失误、数据干扰失误、联想失误以及忘记动作目的造成的失误、功能状态失误。设计师要从用户的失误中得出设计经验和改进方向。但是错误的原因,往往是选择目标时出现偏差,这跟人类的思维模式有关。由人类的这两种行为,作者想到,人类的日常活动都很简单,多是重复性的,人就会有很多下意识的行为和有意识的行为,这两种行为的不同,会影响用户如何去解释自己的差错,从而引出与差错相关的设计原则。最后提出“强迫性功能”这一名词,即设计人员赢得考虑用户可能出现的所有操作错误,并应针对各种差错,采取相应的预防或处理措施。
第六章中,作者提出了好的设计的诞生受到阻碍的原因,除了当时技术的限制,还有:设计人员会容易误入歧途,比如他们会认为美观第一;设计人员自己并不是典型的用户,无法真正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他们的评估鸿沟太大;设计过程本身就是很复杂的;还涉及到为特殊人群进行设计;设计师还容易犯两个错误:功能主义泛滥和盲目的外观崇拜。这一章中还吐槽了苹果公司早期的产品。
第七章也就是最终章,作者对全书进行了整理和梳理,提出将任务化繁为简的七个原则: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简化任务的结构(设计人员应当简化产品的操作方法,通过新技术对复杂操作加以重组,注意人的心理特征,考虑到人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注意力的局限性。有四种方法可以简化任务结构:不改变任务结构,提供心理辅助手段;利用新技术,把原本看不见的部位显现出来,改善反馈机制,增强控制能力;自动化,但不改变任务的性质;改变任务的性质。但是记得,不要夺走用户的控制权);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设计人员应当利用自然匹配,确保用户能够看出下列关系:操作意图与可能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操作行为与操作效果之间的关系;系统实际状态与用户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这两者间的关系;所感知到的系统状态与用户的需求、意图和期望之间的关系。这些表明,用户需要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因素;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若无法做到以上各点,就采用标准化。其实这里的总结,就是对全书脉络的一个梳理,一气呵成。
但是我对作者的两个观点表示一些疑问。首先,对于技术带来的功能整合;其次,技术带来的功能创新;这两者在我看来是有一定的重合,比如功能整合有的时候被视为一种创新,而创新经常包括功能整合。在这里,我更愿意从二者不同的地方谈谈我和作者观点不同的地方。
首先,对于技术带来的功能整合。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新产品,也使我们愈加迷惑……技术人员总是幻想对住宅进行遥控。在开车回家的途中,打一个电话,住宅内的各种设备就开始自动运转……但是这又何必呢?想想一个普通的汽车收音机带给用户的麻烦,再设想一下一边开车,一边试图遥控家中的各种设备,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有些不寒而栗。”作者不寒而栗,但是我却觉得很必要,而且听上去很激动呀~作者只是从当时的设计,那些有缺陷的设计出发进行想象,而且他似乎没有想到,用户的需求是一直在改变的,他们的天性就是懒惰,想要的就是方便省事,只要能将功能设计的方便,实现他书中所说的,及时反馈、限制以免犯错,又有何不可。另外,用户的行为是可以被教导的,比如采用标准化的方式,又比如,能够像后来的苹果公司这般,让用户为了使用它的产品而去学习它的规则,并且乐此不疲。
其次,对于技术带来的功能创新,文中也有这么一段话,“一旦生产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尤其在这种产品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时,若再对其进行改良,或许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设计人员理当适可而止。”可是我认为,有的情况下,用户只是因为习惯了这种产品,或者实在是受够了之前的垃圾设计,因此一点点的改良就让用户非常满意,大获成功,所以说,成功了不代表它没有改良的地方,只是看如何去改良。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功能一定要进行改良和改进,哪怕用户并没有觉得现在的有什么不好。想想当年的功能机和后来的智能机。虽然如今依旧有很多人认为功能机很好用,而且当年也的确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智能机还是无可避免的代替了功能机。一是各种领头羊的功不可没,比如苹果;另一方面是3G技术的普及。这种改良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可能过程中会出现失败,但是整体的趋势将向前。
我想,作者虽然拥抱进步,但是对于技术发展给人类日常设计带来的改变,是持比较保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