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名叫“文化苦旅”,可是,我想知道,哪里苦,他到底“苦”在哪里,是没有钱去旅游,还是在旅游路上遭遇了什么不幸,或许,在他心里,到了那些名胜古迹,光是想到那些古人所遭受的事情,就像自己经历了一样,所以,是这样“苦”的吗?我实在不知。只名字,就有一些无病呻吟之感。
因为每到一个地方,作者就会讲这个地方曾经发生的文化,这是一本游记,为何不说是“文化之旅”,而叫做“文化苦旅”,恕我不能理解。
起初,开篇的“道士塔”这篇文章,还可以,写出了这个名叫王园箓的道士和官员的愚昧无知,令人愤恨,把我国的宝藏因一己私利拱手让人。这是极尽悲愤之情,不错,但是,越往后,越有些无病呻吟之感。
我不喜欢那种,明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却通过作者的想想来完成。作者会加上自己当时的心情。我猜想,余秋雨当时写完这些文章,并没有仔细更改,便发表为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