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我通知当天下午要开一个期末考试动员会,目的是动员同学们认真复习,好好努力,争取期末考个好成绩。
有位同学提出请假,理由很简单,这次会议与他的复习计划冲突了,并把学习计划发了过来。我一看,感到震惊了!一天11个小时复习计划!他把一天的学习时间,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分配了不同的时间长度,早上6点起床,晚上23点以前休息。
我想,这样的同学,不需要我动员进行学习了。一查,他的成绩果然是学霸。我放心了,马上准假。
此后又了解了一下这位同学的日常表现,同学对他评价很高。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
他为什么优秀?难道是偶然的吗?
我想,这并非偶然。首先,智商是一个基本条件。当然这个未经测试和证实,仅仅是猜想。在同年级同专业的200多名同学当中,强手如林,学习竞争激烈,大家都在努力,偏偏是他出类拔萃,成为学霸式的人物,我想他应该是一个聪明人。
第二,他身上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和能力。例如,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规划学习生活的能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坚持不懈的毅力,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力……等等。这些就包括了所谓的情商吧,而且不止于情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往往他的发展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是长期的。能够坚持到底,始终如一,并不容易。他能做到多少,窥一斑而见全豹。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对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勇气、有能力去落实和执行。
能够遇到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然而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教育者培养优秀的学生,往往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结果却难以尽如人意。批评教育,很多同学虚心接受,有些同学不听或者听不进去,仍然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教育并非万能,然而没有教育却是万万不能的。出于职业责任感,为师者仍然要尽力而为之,或者继续坚持,或者反思自己,教育方法是否可以改进,如何说到学生心里去。做个优秀的老师,不易。其实老师也在和学生一起成长,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想,优秀的学生之所以优秀,不是偶然的,背后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基本素质、家庭教育、成长过程、个人努力、自我激励、名师指导……即使各种综合因素无法尽善尽美,有一个方面的努力,也会发生作用。关键一点,学生自己不要放弃追求优秀的目标,不要停止奔向优秀的脚步。
期待更多的同学,能够理解老师们的苦心,把老师的督促转化为自身强大的学习动力,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努力,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厚望,健康成长成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才的成长与优秀有其必然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人。
作者:青思客
微信公众号:青思客
关于大学生活的思考,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