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鸟倦飞,日光遁,星芒稀。世事如清风,人拂过方寸之地,或良久站立,或环膝坐卧,所求不过一份闲适平静。
这时候适合读诗,或者读散文。慢悠悠的读两行诗歌的平仄,然后心满意足的“归去来兮”,懒散散的翻两篇散文,十数分钟正好电饭煲的簧片“噔”的一声,加热跳到保温上,空气里传来米饭的香。刚读完的散文正好是清口的小菜,开胃正好。
今年读的散文集《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尽管并非哪位名家的专著,然五章数十篇也无一位作者为“无名之辈”。萧红、林徽因、史铁生、老舍、梁实秋、沈从文等,皆是公认的名家,《匆匆》《秋天的怀念》《哑舍》亦是耳熟能详。全书共辑五章《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却叹世间如侬有几人》《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见过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终于开始学会眷恋这人间》。每章七至十篇不等。
散文有随时开始随时终止阅读的好处,浅读有浅读的意趣,反复咀嚼也有反复回味的芳香,哪怕有人爱仔仔细细的剖析句读,看起来有点过分较真,也不能说就一定是不好的,谁上学学语文的时候没做过几篇阅读理解呢。
从前不觉,只是看客,这些年开始自己写散文,看到别人写的好的时候,在作为读者的同时也不免的咂摸下自己的腮帮子,拍下大腿——当然是自己的,拍别人的不就出事了么——你瞧瞧,这人咋就能写的这么好。然后在艳羡中夹上一枚门票或手边的什么玩意权当做书签,等书看完了,嘿,摸起来分量可是厚了不少。
扯远了,把话题扯回来做个结尾,书名《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这人间的风,其实何止八百遍。
且随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