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柳井正的《经营者养成笔记》随想6
23.随后,柳井正给出了成果的定义:所谓成果,就是承诺的事情。
下面又做了进一步的说明:经营者必须对顾客、社会、股市以及员工做出“企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我要这样做”“我要做什么”等承诺,并努力去兑现自己的承诺。这就是所谓的“取得成果”。
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老派的企业家都比较讲求信用,讲求“季布一诺价值千金”,这也是中国熟人社会能够正常发展的基础,也是商业社会的底线。
忘记是哪位企业家曾经说过,企业是要盈利的,不盈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不盈利的企业领导人是不合格的。这句话深得我心,也充分诠释了柳井正关于成果的本意。
24.经营企业,就是要以结果为导向,就应该事事以结果为评价标准。
想起蒋经国先生在任台湾行政院长的一些要求:人人要能切实负责,自己能予解决之间问题应即自行解决,今日能予办完之事应即今日办完,不必召开的会议不开,凡要开的会议事前必有充分准备,会后必有结果。不办不实际、没有效果,以及不必要之公文、凡属应该办的必须办的彻底,追踪到底。
25.柳井正在对经营者要面对的对象,排列的顺序是:①顾客,②社会,③股市,④员工,这也是柳井正这一代日本企业家的价值观。
如果我来排,顺序会是:①员工,②顾客,③社会,④股市。
不能够很好的服务员工,把顾客当作上帝就会是一句空话。
在以前的企业中,我更喜欢惠普、松下和本田,这些老派企业家创立的企业更有家的氛围,也更有社会责任感,不过在资本的侵蚀下,这些良好的风气早已经不在了,令人感到可惜。
26.在价值观上,不要看宣传,也不要看企业的口号,要去看企业在一些大事上的行为。
比如某企业,领导人常常说要对待员工要像家人一样,危机来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裁员,老板的错误让员工承担,还弄出“公司不是我的家”的事件。
与其虚伪的喊口号,倒不如像海底捞的张勇来的直接和赤裸裸:(对来自农村的员工培训)……,你去看一下《资本论》,就知道我是怎么剥削你们的。其实我一点都不善良,算账很清楚。我只有把账算清楚,你一个农民才可能在北京买房子。现实是残酷的,我不能天天靠理想过日子。我得打竞争对手,我得想办法让客人来吃饭,我得赚钱!不赚钱,我死了你也死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