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1937年爱20岁作者随丈夫生活在美国南方,安定好之后开始创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当时的美国经历了经济大萧条,所以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艰难。再加上南方远离东北部的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他们被美国社会边缘化。而二十出头的作者之所以可以写出这么深沉的文章也和她身体健康欠佳,饱受病痛折磨有关。
故事用了一个特殊人物做主线,串联四个正常人的生活。辛格是一个聪明的聋哑人,他彬彬有礼,他不歧视黑人,也不会看不起流浪汉,他沉默睿智,他可以为所有人保守秘密。虽然是聋哑人,他却可以自力更生,生活的有条不紊。所以大家都好奇于这个神一样存在的聋哑人因何而自杀……
咖啡店老板比夫,艰难的维持着咖啡店的生意。虽然生活辛苦,但是他却始终对生活抱着好奇心,他喜欢窥探畸形人的故事。他认为这些不普通的人背后都有故事,所以他关照这些人,酒水免费或者打折,要知道经济大萧条后的生活本就不易,所以他的妻子也和他感情不睦。他的孤独是没有人能够和他说心里话,就像妻子,一辈子了也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帮助那些酒鬼或残疾人,他们还经常为此吵架。也为我们展现了多数普通夫妻的真实生活现状。最终妻子离世,他才理解妻子的辛苦,也辛苦的带着孩子独自维持咖啡店生意。他的孤独体现在窥探畸形人的故事以及妻子离世后的落寞。
杰克是一个脾气糟糕,酒后发疯的工人。似乎是生活的艰难磨灭了他对生活的希望,所以他酗酒。他赊账,即使有了钱也不交房费,,一个愤世嫉俗的穷人和酒鬼。这个人不会让读者喜欢一两分,因为他活的一无是处……但是他的生活却体现了当时多数人的生活现状。迷茫,不得志。当他和辛格结交后,他就喜欢上了辛格,因为他需要一个沉默的听众,还可以为他保守秘密,一个会表达自己的,会唇语,和手语的聋哑人是最好的听众。
马迪,黑人医生,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信仰耶稣。痛苦于种族歧视而不能自拔,他善良,帮助苦难的黑人,激励黑人种族奋发图强。他家庭生活不幸福,原本他可以舒服过活,就是因为生活的压抑和不得志,他打跑了妻子,始终独自生活。他算是书中觉悟较高的人,因为他有理想,因为他能够实际的帮助穷困潦倒的黑人。可是在政治被边缘化的美国南部,以及庸碌的黑人社会中,他的呼喊太微小了。
米可,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喜欢音乐,单纯的美好着。学生时期的她有自己的想法,似乎是比较早熟,也有着孩童的困扰。在她的派对中,展现了她可爱的一面,只邀请自己喜欢的人。也体现了一个少女对美的期待。少女时期我们都是自己内心的丑小鸭,期待着一次盛大的舞会中自己可以成为最耀眼的公主……舞会结束后,她就开始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化的迷人少女。作者用比夫的心理描写来衬托米可的变化。
作者用四个不同的人物,来描写他们在生活的的秘密,他们内心的孤岛都默默的飘向辛格。文章比较灰暗,隐喻的揭开人们的内心角落。就像我们不论生活怎样,忙碌与否,我们的内心都有不愿敞开的秘密。这像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痣,不论长在哪里,也不足以和朋友分享……这份孤独遇不到合适的人,宁愿只属于自己。
辛格饱受大家的喜爱,他让人感觉有礼貌,沉默,甚至睿智……可是他们不知道辛格在他朋友安东尼面前和他们一模一样,像一个孤僻的小孩,所有人都有一座内心的孤岛。正如在得知好友去世后,他毫无留恋的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