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的机构改革方案陆续公布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我所在的单位也纳入此次改革了。我被借用到市直部门之前,某领导已经得知这个消息,他让我向省里的同志打听一下,看看省直部门是怎么改的。(备注:在市直机关工作8年期间,认识了一些省直机关的干部。)
老实说,我没太把这事放心上,后来一忙,竟忘记了。
被借用到市直部门时,某天跟一处长聊天,他跟我说起了单位机构改革,我了解到了市直部门及区直部门这次改革的总原则,至于具体要怎么改,还要看公布出来的方案。
当时依然没放在心上,那段时间,我的一些同事已经在担心了,大家已经习惯了现在的身份,担心改革后身份会有所变化。
身份,在机关意味着大多数,事关晋升,事关待遇,事关地位,事关工作内容、方式及强度等。此次机构改革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事业单位,比如参公事业单位,有可能转行政,更有可能转公益一类;公益二类,有可能转企业,等等。
我也就在那位处长透露消息时,稍微了解得多一点,但依然挺淡定,为什么呢?因为,机构改革势在必然,是时代之要、形势所需,是上层领导要考虑的事情,在大局面前,于我们这些小喽啰来说,唯有淡定,理由有二:
一是服从。机构改革是大势、大事,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应有这种政治性,竟然这是讲政治的事,能不服从么?要服从的事,何必想太多么?想了也不能有丁点改变,何必徒增烦恼?
二是相信。相信组织在牵扯到这么多人切身利益的大局当前,会有一个稳妥的、周密的安排,一定会让改革“稳稳地”推进。这里的“稳”肯定包含着“稳定人心”。所以,参考以往改革,个人觉得大家最担忧的身份问题,最有可能会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思路,慢慢消化。
也就是说,以改革的那个时间点为届,之前是什么身份,之后应该还是什么身份。比如我所在单位此次随主管局同步划转,身份没有太大变化,于我来说,无论是在党委口还是政府口,都还在机关,在哪干活都一样,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至于那些通过公考进入参公单位的干部,个人以为很有可能还是按照公务员来管理,今后还是有机会到行政机关任职。如果仍有疑问,可等更详细的方案公布实施后,咨询当地组织人事部门。
如果仍然不放心,对于那些能量大的人来说,或许在人事冻结期间,想办法通过借用的方式到有意向的单位,待人事解冻后,设法调动,也不失为一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