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主题打卡(6)
7月10日15时许,湖南湘潭县涓水河柳树湾处发生一起意外溺水事件。
事件发生后,当地第一时间组织搜救力量赴事发地展开搜救
溺水5人搜救上岸后送往医院救治,抢救无效死亡,目前相关善后工作正在处理。
暑假是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峰期,而排名第一的危险就是溺水,其次是交通事故和跌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每年共有37.2万人溺水死亡。
在中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
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溺水死亡学生人数的68.2%,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每天有156人溺亡,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
孩子放暑假了,安全不能放假
据调查,溺水事故多发生在缺少父母监护的留守儿童家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亲戚寄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
对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许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刻苦精神,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明显差距。
心理上也由于缺乏亲情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不良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
性格上也有不属于这个年纪该有的沉默、暴躁、极端等缺陷。
长期远离父母的监管,缺乏道德的约束,加之年老长辈们的溺爱和放纵,逐渐养成一些不良恶习
无论在家庭环境、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因为在特定时期没有家长作为引路人而走上歧路。
老人愿意帮忙带孩子是一件大好事,但老人的很多互动方式确实已经落伍,甚至相当不科学
但最大的风险不只是育儿方式,“父母缺位”+“隔代宠爱”所叠加出的儿童成长心理环境更危险。
老人是不会对孩子给出太多限制性的反馈(如“不许做”之类),这个角色本应由父母这种“权威”角色来完成。
但父母又不在身边,因此此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乏对“边界”、“服从”等概念的理解,最后很可能陷入严重的自我意识过剩。
留守老人对留守儿童只是停留在孩子的温饱层面,根本没有重视孩子的心里发展教育。
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想干啥就干啥”,从而发生惨剧
面对暑假溺水风险,家长们要格外注意:
不要让孩子去野外的河道游泳。
视线不要离开正在游泳的孩子,一定要时刻的观察孩子的动向,也不要让孩子进入深水区。
如果孩子不幸溺水无法呼吸,及时清除呛入呼吸道的水或异物,进行人工心肺复苏,路边求救拨打
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跪求各位家长,不要再放任孩子自己去玩水了!
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农村共有超过2300万留守儿童。
每一次的悲剧发生之后,我们才会去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然而这个时候生命已逝,留下的只有余生的遗憾。
既然无法改变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存在,我们就应该思考,怎么样才能给这些儿童“留”下更多关爱,“守”护他们安全。
放暑假了,谁来守护“留守儿童”们的安全?!
齐帆齐5期成长营第17篇总计2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