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百家讲坛》播出过的《风雨张居正》系列专题,时隔今日依旧让我难以忘怀,感慨万千。记得在那一个个寒冷的冬夜,守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张居正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穿越过时空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一个清瘦的身影在历史的河畔边踽踽独行,感受到一个孤独灵魂的呐喊彷徨,他的喟叹声回荡在空旷广袤的天际,沉重而悠远,扬起历史的阵阵尘埃。
就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反方向拨回,穿过历史的茫茫尘埃,去追寻这位“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以孤焰照亮王朝复苏之通途”的伟大政治家的辉煌一生。
张居正,生于风雨飘摇的乱世,身负绝世才华,历经隐忍和奋斗,从寒微草堂到帝国首辅最高位,拯救大明于危难之际,锐意改革,力挽狂澜,不惧风险。在明史上有着无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人称“救时宰相”。
在明朝237年群星璀璨、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最能打动我的,就是这位将毕生献于匡扶江山社稷的伟大改革家。
他倾其一生所施行的万历新政,大而言之,是为国家,小而言之,是为理想。诚然,理想与报国并不矛盾,他的理想,就是实现大明中兴,让江河日下的泱泱大国重新焕发朝气。
在风云变幻的内阁,目睹了权利倾轧下挣扎的众臣后,他曾愤怒而失望地拂袖而去。在隐居的三年之中,他用充满悲悯的眼睛看尽民间疾苦,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充满荆棘的归京之路,无关个人功名,只为挽救暮霭沉沉的大明王朝,拯救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天下苍生。
在隐忍潜伏中傲然独立,在纷繁复杂的朝廷斗争中,他逐渐蜕变成长为一位所向披靡的权臣。
他主动承担起教育幼主的责任,精心编排课程,全心全意地辅佐小万历。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从行政机制到税收制度,从学府整顿到边防巩固,勇往直前清除弊政。纵是触动权贵利益,纵是树敌无数,纵是流言蜚语,那又何妨?他要为大明创建太平江山,并传承千秋万代!
他冲破重重阻碍,用自己的画笔悉心描绘着大明兴盛的蓝图。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推行万历新政的关键之际,国家重新焕发生机之时,父亲的突然离世使他陷入两难的境地。忠孝难全,他在去留之间挣扎徘徊,在世俗操守与深入改革之间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兴复大明的历史责任感迫使他放弃丁忧而选择留任。随之而来的夺情伦理风暴无情地将他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朝野上下甚至包括自己的学生对他人格的怀疑与侮辱,洪水猛兽般的反对之声向他袭来,周遭人无暇顾及他的矛盾痛苦,他濒临崩溃。苦闷抑郁在顷刻间爆发,声势显赫的他竟跪在大臣面前欲饮刀自刎。然而站起来之后的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理想走下去的决心与勇气。为彻底扭转大明颓势,他用雷霆般的暴力手段镇压了反对者的声音,使自己陷入孤立之中。倘若没有这份面对孤独的勇气,又何以称作英雄?
夺情风波之后,他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抛弃一贯沉毅渊重的行事作风,行事愈加操切独断,不能再耽搁了,一定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他决不愿做一个与官僚权贵利益保持平衡的庸碌首辅。他毕竟不是圣人,在危急复杂的环境下让理性战胜感性,太难!他不再计较个人声誉得失,为了理想并要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爱国的血液在他的身体里奔腾不息,直到沸腾。他不改初衷,毅然再次担负起兴复大明的宏大理想,执着而笃定。一路泥泞摧不垮他坚若磐石的改革决心,反而让他更加无所畏惧地面对前方未知的狂风骤雨,他是真真正正的勇士。
他可以抵挡一切,却无法阻止死神的脚步。
他为兴复大明殚精竭虑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汗。他定是带着美好理想离去的,他梦想着万历可以将自己的新政大力推行下去,他梦想着大明帝国有朝一日也可以像汉唐盛世那样——气势恢宏、繁荣昌盛。他梦想着自己挚爱的学生万历也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彪炳史册。他带着美好心愿依依不舍地离开,他放不下大明,放不下万历,更放不下他倾其一生还尚未完成的强国理想。
残阳如血。结局甚是凄凉。魂归荆楚故里的他却在身后惨遭反攻倒算,政治斗争永远是残酷可怕的。被他寄予厚望的万历在不久之后开始慵懒怠政,成为昏庸之辈,成为他理想的掘墓人。他的改革大业终成昙花一现,改革成果随之付诸东流。
1582年,张居正病故。
世间已无居正,大明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1644年,明灭。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这样评价张居正:“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他虽非白璧无瑕,却是一个有良心、有理想的人。”
良心,理想。这样的宝贵品质正是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
我崇敬他。即使在身后遭到多年不公正的评价。清者自清,历史终会沉淀出事实真相。他是成功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真正的英雄。
有道是:
工于谋国 大明王朝 梦想中兴豪情壮
拙于谋身 千古明相 起衰救时英雄殇
愿他安息。
话外音:大二时写的一篇老文,没有在任何平台上公开发表,文笔稚嫩,现在读来竟有种激进热血的意味。有时间一定要去湖北张居正故居游历一番(认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