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半程马拉松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通过网络报名了,然后到现场像往常自己一个人跑步一样的跑起来即可,唯一不同的就是人多,以及在那个环境下更容易刺激人的行动力而不觉得累。
但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马拉松,这个意义不一般。同时,总还是希望能够更多的留点关于这个第一次的思考、感想。总不能在以后回想起这个第一次,除了干巴巴的比赛数字和照片,啥也没有,到时候遗憾也来不及了。
为了不让自己遗憾,希望乘着热乎劲,能多写点内容。
赛前一天##
比赛的时间是3号,但我2号晚上近9点才下长途车,第一时间去育才学校取了赛事包,然后去看了一下老舅,大概了解了他的情况,然后就回家了,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多。
妈妈做的玉米稀饭和类似韭菜盒子的荠菜豆腐馅的盒子,都非常好吃。小的电饭锅有3-4碗的稀饭,被我一口气喝完,同时也吃了3个荠菜豆腐馅的盒子。但即使已经吃饱了,可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忽然想起从吃完早饭后,就做了一天的大巴车,午饭没吃,晚饭又吃的这么晚,不饿才怪呢。
大概11点躺在床上后就已经非常困了,简单而匆忙的记了些文字,倒头就睡。
闹钟设置的是6:30,可四五点的时候醒了一次就再也没进入深度睡眠。因为我睡的时候有后面五楼的灯光照进窗户,醒来后他们的灯还亮着,而且隐约听到有哭泣的声音,一直断断续续到天亮。
我想说的是,这马拉松前一天晚上就没有睡好。
赛前出发##
妈妈有早起的习惯,大概6点左右做好早饭叫我的时候,我就问了她,是不是有人哭。
原来是我们未拆迁时东面一个叫“小陈巷”的村子的人,做收购木材的生意,在一次锯树的过程中,树没倒下,反倒是上面有大的树枝掉下来砸到后背受了重伤,花了大几万以后,医生已经放弃治疗,回来2-3天就去世了。小地方就是这样,谁谁家什么事大家都知道,这户人家在把收购来的大小树枝送去更大的收购站的时候,都会在树枝里放上很多的土,以此增加重量。人死为大,无意去评价别人,但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弄虚作假都是不适合的。
手机设置了免打扰,6点的时候志伟哥就打我电话,但被自动拒绝。回来的时候约好让他送我去比赛地点的,电话回过去才知道是要一起在外面吃早饭然后一起出发。我不知道姐姐不在家,否则就前一天晚上让他过来一起吃早饭了,临时要他过来,但他已经约好了他同学,也只好作罢。
这次的主题是“泗洪生态湿地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事的地点叫“湿地公园”。在大概二十年前是螃蟹养殖开发区,那些年的万元户都是有钱人,由于养殖或者打短工的原因,村里以及很多亲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对那里比较熟悉。这次外地过来的人都是从育才学校座摆渡车去赛点,大概26公里。我刚好住在摆渡车和赛点的中间,所以也没想过要座摆渡车,自己过去反倒更方便。
和志伟哥以及他朋友一起到了赛点附近,距离起点2-3公里的样子,交警设置了关卡,没有通行证的不让通过。在报名的群里,有工作人员说凭借比赛号码簿是可以进入赛区的,但现场显然不是这样。好在有断断续续的摆渡车过来,志伟哥的朋友把他的雷克萨斯停好以后,我们就随便上了一辆车,很快就到了起点。
进入赛区##
我们在停车场下车以后,已经有非常多的人了。凭感觉找到起点后,场面很是热闹,有很多的人在做赛前热身,也有在寄存、拍照、做各种自己想做的事。
亲临那个场面,对于任何一个喜爱运动的人来说,都是有吸引力的。它比健身房很多人健身的场面更加自然、和谐,也有了更多的生机盎然。虽然室内健身房的场面也是激烈的,但室外的这个场面没有冷冰冰的器械那样呆板。在那样一个场面,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大家赛前的蠢蠢欲动、心潮澎湃,更是对生命的热爱。
我们三个也没闲着,拍照留念是不可少的。其实我更希望志伟哥也能一起跑,本来就是有个5公里快乐跑的,但没有报名不知道是否可以上赛道,反正他们最终是没跑的。
要说对运动的热爱,用志伟哥自己的话说,他绝对是我启蒙老师。那是在他还没有和姐姐结婚的中学时代,他三年级我一年级,什么前空翻、后空翻、直拳勾拳也是在那个时候听说的,也会偶尔在某个晚自习后,在小腿上绑上沙袋外出跑步。可惜的是我们当时都没有更深入的研究下去,否则今天的影视界,或许又会多了两位武打明星,哈哈。
我们大概是7:30分下车的,在场地里随便转了一会大概十几分钟就过去了。眼看着赛道里有很多人,有来回热身跑的、有三五几个人交流说话的,还有摆着各种造型在拍照的。我也想着尽快进入赛道,于是就开始找入口。由于从来没参加过马拉松比赛,原来那个入口叫“检录口”。
在进入赛道前有两次检查,第一次似乎没什么要求,只是有保安站在那里,但是在“检录口”这里,保安就说必须有号码簿的才可以进了。由于入口人太多,于是我都忘记脱外套就匆忙在进入之前拍了个照,因为从这里开始,我就要和他们暂时分开,即使快乐跑也是要从更后面的检录口才行。我们说好一会电话联系,然后我就正式进入赛道了,那一瞬间,我还是有一点点小激动的。
赛前热身##
在正式赛前的半小时,主持人一直在帮助大家热身,不过距离舞台较远,看不清据说是泗洪瑜伽教练的优美动作和舞姿,只是音响里的音乐很有动感,即使看不到领舞的人,也会让人仍不住扭动起来。
但赛道上的人实在太多了,基本上是前胸贴后背,除了屁股可以偶尔合着音乐简单扭动几下,双脚根本无法动弹。我日常自己的训练至少都会做三五分钟的跑前拉伸,但这次比赛反而没有这个条件,也不能不说是个小遗憾。
在差不多半小时的热身中,有3个左右的无人机一直在整个赛场的上面拍摄,特别是赛道上方。没到人们的上方,大家都会禁不住的主动挥手打招呼。不过在我看来,无人机的距离还是太远,如果能够在人刚好可以伸手够着的稍高一点点的位置才更好。我想,那种场合,即使无人机飞的很低,人家高个子跳一下就可以抓到,想必人家也不会这么做的。
起跑##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这赛前不仅没有热身,反而就是干巴巴的在那里站了半小时。8:30分一到,似乎大家都有“终于可以开跑了”的感觉,迫不及待的往前冲。
我也提前做好了准备,打开nike+的跑步软件,在那一刻按下了“开始”的按钮。不过很悲催的是,在整个赛程接近尾声时,有几公里一直没有播报,我就疑惑的取出来看了一下,原来是因为有电话打进来又刚好遇到软件播报跑步的参数而导致后台信号混乱,这在我日常的训练中也遇到过一次,而且解开手机的锁屏后,软件就一直在那里重复一句话而跳不过去。半程跑完后我查看数据,竟然有三公里没有记录,然后从地图的显示可以看出来,从17公里处就直接一条线跳到了18公里。
还有更悲催的,在迪卡侬买的心率带需要配合他们的软件,这个软件也是在nike+前后打开的,同时也检测到了心率,但竟然忘记点击“开始”,导致整个过程的心率数据没有保存!这个情况也在个人的日常跑步中出现过一次,我只能说操作的软件越多,失误的可能就越大,如果nike+能够匹配各种心率表就好了。或者有功能更强大的跑步软件,可以兼容各种心率表、收集各种个人的跑步参数,同时也能够把我nike+的历史数据迁移过来,如果价格也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我一定选择它。
喜欢运动的人有很多种,有为了社交的、有各种装备党、当然我更愿意相信大多数都是真正的热爱。我一直觉得自己是真正热爱,我对“热爱”的理解是:不仅仅是观看,而是自己投身于运动中。而我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甚至从来不看各种体育赛事,我只自己参与其中。
当然,除了真正的热爱,我也偶尔“装备党”一下,我相信好的装备的确是可以给人带来运动效率的,好在我并不刻意追求,只要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即可。这样一来,迪卡侬各种高性价比的产品就很合我的胃口了。关于高匹配度的跑步软件和心率表,我知道不容易发现,那就让我期待下吧。
赛前几天,有看到群里发的链接提到兔子,这对我来说又是个新词:马拉松比赛的所谓“兔子”就是领跑的人,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决定不同的速度跑完比赛,而为了参赛者能够很好的控制速度,主办方都会安排相对有经验的人来领跑。有男有女的兔子们都有特定的标识:前后有时间,从3小时到1小时30分不等、头上带有兔耳朵、以及在起跑后的5公里都有气球。
根据我以往的基础,在了解有兔子领跑这样的情况后,自认为锁定1小时45分是可以的。我自己跑的最好成绩是在14年的3月份,1小时55分。在备战首马的训练中,同样是上个月的3月份,22公里用了2小时零几分。
从起点出发没多久,在拐弯处遇到了兔子,这是2小时45分的,我询问他们1小时45分的在哪里,其实不用问也知道肯定在前面,毕竟这是起点没多久。一开始不知道,拐了弯以后才发现,这是一条五公里的直线,虽然在赛前也看过赛道图的,但那只停留在视觉的层面,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更多的体会。于是我看到前面隐隐约约有气球飘着,便加快了脚步去追自己目标内的兔子。
但很显然,此时的加快脚步比我以往自己个人的跑步速度快了很多。因为在一公里的时候,我听到语音播报速度是4分多钟每公里,我当时是稍稍有点吃惊的,虽然以往也是有这样的配速的,但此时的心理感受却并没有那么累,想必也是因为人太多,影响到自己而不觉得累了。
不过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常有人在马拉松赛事中猝死的情况。之所以这样,应该都是当事人太兴奋,而疏忽了自己的感受。这一次马拉松也一样,虽然没有严重事件,但赛后听志伟哥说,应该有2-3个上了救护车。而我亲眼所见在差不多10-12公里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女孩在路边被几个医生围着抢救的情况,在15公里后,也似乎一直听到救护车的声音。
我毕竟是有基础的,而且我也随时都在观察自己的感受,所以我有自信确保自己的跑步安全。我一个人跑步的时候,即使身体有疲劳的感觉,但只要感觉心跳和呼吸可以接受,或者处在正常状态下,我反倒会稍微加速,以此来提升训练效率;反之,即使身体不觉得累,但是心跳和呼吸加快、感觉不能接受,那我就会把速度降下来。
这次比赛中,也遇到不少人都在用嘴巴大口大口的呼吸,我对此向来不能理解:既然已经呼吸困难,为何不降低速度呢?当然,难的不会、会的不难,我在上个月的上旬都还是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的,但自从看了《素食跑步修行》的尤雷克在书里提到说“嘴巴是用来吃饭的,鼻子才是用来呼吸的”这句话后,我就坚持只用鼻子呼吸了。或许,一个没有刻意训练自己只用鼻子呼吸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一点的。
赛中##
在5公里的直线距离后,赛道就开始进入弯曲的赛道了。跑在不宽的、类似当初螃蟹养殖塘的赛道上,倒是倍感亲切与熟悉。虽然回到老家的一切都是亲切而熟悉的,但在这种比赛情况下的感觉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以前还是养殖开发区的时候,没有完整体会这里的感觉,这次算是有了更多的体验。在刚刚开发成为公园的时候也来过,但似乎也只在入口的几个景点转了一下,这次马拉松才算是真的到“湿地公园”玩了一圈。这里虽然以“湿地公园”命名,但与大城市的所谓“公园”相比,则相去甚远,而“湿地”一词则名副其实。
我虽然没有参加过其他马拉松比赛,无从比较马拉松的服务,但我深感这次主办方准备的非常充分,这或许也是因为有去年两次比赛基础的原因。我说“准备充分”的感觉主要是从正式比赛开始的,赛前的服务实在不敢恭维,比如我进入的官方微信群,里面有人提问,官方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反应的,只有我们自娱自乐。不要说没时间看,现在谁还可以离开微信?而且既然是官方群,对工作人员来说那就是第一要处理的事情。
赛道上基本是50米就会有一名医护人员,他们站在那里,旁边就是个透明的方形盒子,他们除了有极个别拍照的,也有偶尔给路过的人加油的,更多的是站在那里观察。我还遇到一位比较负责的男性医护人员主动对一名步行的人说“是否需要帮助”,那一刻很希望给他点赞。
补给点也很不错,2.5公里就有一个。除了有水果、点心,还有热心的志愿者会提前准备好半杯半杯的水放在自己的手上,以便跑者更方便的抓取而不用停下来。即是拿到水杯后也大部分是边走边喝,但这个简单的动作也确实可以减少跑步的时间的,这也应该可以避免拥堵情况的发生。
由于我是在距离起点几十米的地方启动的nike+,所以每次到达赛道路程标识的前几十米就会提前收到语音播报。地面上的标识不易发现,但是硕大的易拉宝还是很显眼的。我之所以在快结束的时候发现nike+的问题,也是因为这些路程标识。
在我刚过5公里的时候,竟然想上厕所,那个时候还在劲头上,也就没管那么多,路过几个临时厕所时也没去,后来想去的时候又有人,索性就一直憋着。直到过了10公里的时候,有点不想憋了,也刚好有空的厕所才去解决掉。
应该就是我上完厕所没多久,眼看着一名穿着背心的女孩超过我,也连续超过其他很多人,心里除了钦佩外也有一点不服气:一个女孩都能这么快,我为什么不可以?加速!
而且那个时候和我差不多速度的一个人,一直在用喇叭播放自己的音乐,你自己喜欢听音乐可以,但不要影响别人,戴耳机不行吗,这是我最反感的了。我自己跑步时也从来不听任何音乐或者其他语音,除了我嫌戴耳机麻烦外(即使蓝牙耳机也是),重要的是我更希望沉静在自己的跑步中而不希望被打扰,我更愿意体会当下跑步的身体感受,而不愿意让思绪受到其他外力的影响。
于是乎我就加速了,可是才短短几秒钟的样子,我就有点想放弃了,虽然我没有看,但我感觉到似乎心率不容许我这么做,自从买了心率表,我就一直更多关注心率了。最终只有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跑。
就这样忍受噪音几公里,不知是到我前面还是后面了,后来就没有了。但整个过程还是没那么安静的,走了一个还会有另一个。对这样的人你也没有办法,要么加速超过,要么慢下来离远点。
除了跑步中的噪音令人生厌,还有那些会彻底恶心到其他人而随便吐痰、擤鼻涕的人。我自己在跑步的过程也会有痰或者鼻涕,但我从来都是用手处理鼻涕,然后擦到自己的衣服上。有痰也是到边上、看看后面影响不到别人才处理。在跑步的时候的确顾不了那么多,但恶心到别人,也的确是一件不道德事情。
赛道上也是个小社会,你会遇到各种跑姿和外形的人,以我仅有的一点跑步知识,我还是能够基本判断一个人的跑姿是否正确。刚才那个红色背心的女孩,一看跑姿就是不对的:手臂左右摆动、脚抬的太高。果不其然,我放弃追求她那样的速度没多久,就看到医生在帮助她了。
看到不同的人,也偶尔有交流的想法,比如在nike+没有语音播报的两三公里,我超过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家,真的全部是白发,没有一根黑的。我很想去问问她的年龄,因为从外形很难判断其年龄,我的直觉应该是和我妈妈差不多六十开外的样子,但爱好运动的人都更显年轻,那是不是实际年龄更大呢?但最终因为不好意思开口以及不影响自己速度而没有去问。
也会看到不少身体明显肥胖的人,男女都有。但内心还是为这样的人加油、喝彩。之所以看上去很胖显然是锻炼太少,没怎么锻炼的人都敢参加马拉松,这种精神不值得称赞吗?如果通过马拉松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不仅仅是注重健康、而是真正行动起来,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了。
快到终点时,为了记录这重要的时刻,我准备打开一直戴在头上的gopro,可发现没电了。整个过程我是一直带着的,没有全程录像就是因为担心电量不足,好在我准备了电池。于是快速换了电池后继续开跑,本来想着加速冲刺的,但又想着这几十米的距离,加速的必要又何在呢?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吧。但到最后几步的时候,竟然有人想超过我,那一刻刺激了我,我一点都没有犹豫的就加速并且超过了他。
在终点线,听到有工作人员大声喊着我的赛号,以及后面接二连三过来的人。那一刻我知道,我又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首次马拉松结束了,与我而言,这项运动或许才刚刚开始。我向来不喜欢和人争强好胜,我也并不追求如其他人那样更快的速度,我只希望能够不断超过自己、发现自我。
能够沉静在跑步中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流水账式的记录了首次马拉松,最后,还是要给自己总结一些经验:
不要想着排在队伍的前面就有优势,与其挤在人多的赛道上无法做赛前拉伸,还不如找个地方拉伸后晚一点进入赛道。比赛时间是以“净时间”为准的,而不是开枪那一刻;
如果需要记录个人的跑步数据,尽可能提前测试软件,那怕产生一条废的数据也无妨,之后删除即可。也无需担心手机电量不足,提前充到百分百足够跑完全程了。所以尽管打开需要的软件;
尽可能养成良好的跑步习惯,然后正式参赛时,就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即可。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你希望参赛时是怎样的习惯,日常的跑步就需要那样。迄今为止,我日常跑步只有一次头戴gopro测试跑步的录像效果,其他时间肯定不需要戴的。而这次比赛为了留下更多的素材,所以就全程戴了gopro。很显然,一开始是没什么区别的,但感觉疲惫的时候,任何一个多余的物品都是不舒服的。当然还有衣服和鞋子,赛前我是纠结穿哪双鞋的,最终还是确定已经有轻微破损的不到一百块钱的那双迪卡侬,因为我觉得那一双最轻便;
和第三条类似,身上的物品能少则少。为了防止回形针别号码簿有小危险,所以我特意买了用来绑定号码簿的带子,但事实上意义并不太大。一个是因为那个扣子的距离不好控制,很难对准号码簿的位置,二是多了绑在腰上的这么一个东西也不舒服;
这一条可能是最重要的,不要在一开始就拼了命的跑,先舒适的跑几公里,热个身在加速也不迟。根据赛后的数据,我一开始的速度是最快的,反倒后面是慢了。这也是我在一公里时听到只有4分多时感到吃惊的原因。我日常在开始的几公里都不会太快,比赛的环境原因固然会快一些,但后面的赛程搞的很累就不好了。而且整个过程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有点像过山车,这在以往也是少有的。以往在每公里之间即使有速度的差距,但并不是太大,只需以秒计算,这次的差距大到一分钟;
比赛当天的状态,和赛前的系列训练有莫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坚持训练。整个3月份因为好几天下雨,以及自己的懒惰,没能按nike+的训练计划进行,最长的有连续4天没跑,最终导致训练的跑量不够也是个小遗憾。
今年10月份,还有“泗洪稻田马拉松”,希望能和有缘人一起参加。
下一个马拉松,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