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河合隼雄
日本第一位心理分析师
村上春树的挚友
日本文化厅厅长 、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院长。
是一个身份综合且难以跟本书形成概念上链接的一个人。
而这本书居然是临床交易者的入门,被世图放在了心理出版中心出版。
作者是临床心理学专家,却写了这本世界上第一本以“临床教育学”命名的书。
应该是一个想要开在学科交融枝桠上的花。
如果一定要从读后感来对这本书一个总结性的观感,那么这本书的译者所擅长的领域更具有通常能理解的范畴:穆旭明,心理分析、沙盘游戏与心理教育领域的专业学者。
第一次看是为了出直播提纲,快速翻书,印象深刻的有2个案例,一个是妈妈的暴躁无常带给孩子的压力,孩子通过在医生沙盘演练的治疗,逐渐礼貌;一个是中产阶级或者说是精英家庭里不想上学的孩子,来源于父母的的刺激,或者说是妈妈的刺激。两个治疗故事,当时给我的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可能是日本对于母亲在家庭里亲身养育者身份的偏重,让作者传达了这些需要妈妈来警醒自身影响力的信息。
今天是第二次看,却感到了完全不同的信息。
上次直播,译者选择了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开篇序言还有一篇专门提到这个话题。老实说这是我最不愿意看,甚至有些回避的话题。每每有这样的报道,还会刻意的躲过。又加上上次看到了一半多都没有看到这个话题,更是对于这本书能以这个话题值得那么多人来聊,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这次翻了几页,还是没看到这个话题,就循着目录页找去了。结果是一个特别短小的案例。结局是用一位心理咨询老师无法约定为学生保守所有的秘密而干涉了一场两校小霸王血拼,换来了这个小霸王的赞美。
看到这里,我感叹这不是一本具有实用操作、诊疗流程的书。更像是一本写给青少年心理治疗的家长、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开脑书。循循善诱的讲述,就为了唤醒各位对孩子的爱。你的职业道德,你的养育目标,在面临孩子的健康成长、生命安危时,都要回到人性和“职业”最基本的道德伦理来(父母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职业”)。
爱护、爱惜成为教育者的不败法宝。
这本书注定要三看了。下次看完估计能出个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