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咨询边界的设置:咨询师需要严格遵守咨询边界,不得加来访者微信,不得让来访者进入到咨询师的私人生活中。其原因是,防止来访者将自己的需要投射到咨询师身上,比如被理解,被包容的这一块,需要有些来访者会发现,咨询师能理解到包容到关心到自己,就无须自己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而咨询师能很好的遵守咨询边界,其实对于来访者而言就意味着他无法在咨询师身上得到他想要的特权,比如咨询师的关心。此时,来访者将会有一种动力去考虑在其他的关系上去寻找她想要的东西,这种严格遵守咨询边界的现象,看似是咨询师的不近人情,但实际是治愈的过程。毕竟来访者并不是靠和咨询师的关系来完成治疗,而是靠他和他自己的关系,家庭关系来完成治疗的。咨询师要告诉来访者,我并不是可以在任何一个层面回应到你,我仅仅只能在工作的层面上回应到你。
2.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会表现出与咨询师的工作中,会将自己的情绪感受和他现在要做的工作没有完全区分开。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是会将自己的情绪感受和理智部分区分开来的。这也是全或无的水平。当咨询师遇到自我分化水平低的来访者,很有可能会和他一起陷入到来访者的情绪当中,而无法很好地开展咨询目标的工作。自我分化水平低的来访者会使用情绪这个工具,但咨询师一定要记得及时的把他拉回到咨询的主题问询对方,我听到你很失望,那要怎么做才能够帮助你?而不是去跟他讨论他的失望
3.当来访者对咨询师说他很失望,她很愤怒,她很伤心,那咨询师要告诉来访者,“这些情绪我听到了,同时我想知道我可以怎么样帮助到你”。回到我们的咨询目标去。
4.如果来访者对咨询师说有关注到咨询师的公众号或者其他什么,咨询师可以说,公众号的哪一篇文章对来访者是有帮助的?或者问来访者那过去的一周你过的怎么样?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说我猜想你这一周生活有一些变化,所以你才会有时间来关注我的公众号。无论怎样的回答,都是为了把来访者拉回到他的生活当中,和他继续就咨询目标进行工作和探讨。
5.使用自己的话术方法,以此来提升来访者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能力:如当来访者对咨询师说,她胃疼的时候,咨询师可以反馈到来访者,我注意到当你在描述你的胃痛时,或者当你在描述你很不舒服的时候,好像你在发出一个邀请,你在邀请我更关心你,或者更靠近你。(在这个话术使用当中,咨询师并没有跑出去真的关心来访者,咨询师还在咨询边界里面,把自己作为一个使用工具,把自己作为建立关系的一个练习工具)我想知道同样的方法会不会在生活当中,你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你身边的人使用?你在对我说这些的时候,我会有一个反应,比如逃跑,所以我在想你身边的人,你在邀请他们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也和我有同样的反应?(如此可以反馈给来访者,这是来访者可以去学习的地方)
6.夫妻咨询当中最常见的是来访者发现咨询师可以很好的满足他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冲突和矛盾时,这个咨询过程就将会被放慢,来访者会觉得,在咨询师这里可以得到他想要的,就无需回到家庭中去寻找解决之道,这个现象就叫做三角化。而此时,咨询师可以很理智的对来访者说,我只做短程工作。来访者可以通过其他去寻找可以陪伴他的长期稳定的东西。也不至于进入到三角关系的。比如做教会工作。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在现实生活当中找到可以发展良好关系的东西。这也是咨询师边界设置的深层次原因。
7.无论来访者有何种攻击,咨询师的行为,咨询师在回答的时候都要及时反馈,有注意到来访者的这种情绪,然后再把来访者带回到他的现实当中。
好啦,我听到了,你对于咨询师对于我的这种工作状态的不满意,我想知道我的状态好一点的话,可以在什么地方帮到你?
假如我能够更接纳到你的话,那会是怎么样呢?
如果我能够接纳你的话,那接下来几分钟我们可以谈点什么呢?
假如你的情绪好一点的话,那对于你的生活当中会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