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描述
每当提起自己的财务状况,都像是揭起内心隐痛的伤疤,因为实在是惨不忍睹,一塌糊涂。以至于朋友们都说,你只是一个学生,为什么会将自己的财务搞得如此糟糕?是的,作为一个学生,我不仅把爸妈给我的生活费花个精光,还在信用卡,花呗上欠了一大堆债,而我另一个同学,却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靠自己的兼职和写文章存了近40万的存款。
我痛苦不堪,我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当然,我不是在讲述一个奇迹,也不存在鸡汤,只是总结书中的精华和颠覆性的观念,和我在步出改变的一些现状。正如我的名字一样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正在种树
症结表现
我所读到的是博多·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副标题是7年赚到第一个1000万。我相信这种书名大家也见得多了,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但对于我这种在财务上“病入膏肓”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线头。
随着深入的阅读,我越来越觉得我的“贫困”是有原因的,而原因就是自己本身,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全跟一个能成为财务自由的人背道而驰。
看到这些症状的原因,内心一阵羞愧,然后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是将我批得体无完肤--你的弱点使你沦落至现在的处境。
我还能抢救一下吗?
抱着这本良方,更加仔细地阅读下去,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认知。
而书中的文字确实在刷新我的认知,重点是,他并不是在教你如何在七年挣一千万,而是告诉你,你如何成为那个有可能在七年赚到一千万的人。
用今天的经验和思维习惯去看,这件事情是遥不可及的,但当你真的愿意为你的财富自由而行动,当你向前迈步,你会诧异你走得远比自己想象得要远—— 人们往往高估了一年的变化,却低估了五年的变化。
是的,只要我现在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寻求好的解决方案,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还能抢救一下。
精华内容
你的思维方式铸就了你今天的样子,这样的思维方式并不能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如果还按照惯有的思维去消费,那么拥有再多钱也不会改变什么,反而,改变底层思维并坚持践行就能产生积累财富。
没钱的时候想花钱 — 透支
有钱的时候花更多钱 — 无储蓄
应该让“鹅”生了蛋再去消费,起码有个雪球能滚出去
————————金钱分配的概念
想象今天开始所有人的钱都会被充公,然后给每个人发5000块,接近傍晚的时候,便有人少了3000块,而有人的钱变多了,几周以后出现了富人和穷人,大约在几年以后,金钱分配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支配财富的能力,才是导致贫富的关键,而不是金钱本身的数量。
————————自信
不方便或者没有兴趣,常常是不愿采取下一步决定性的步骤,然而,这只是一种托词,实际上是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
你的弱点使你沦落至现在的处境
自律程度决定成功的高度,(作者在有债务期间坚持每天只用5马克)
自律的表现——执行好我计划好的事情
你的才能就像咖啡一样,没有自律的杯子,它只会一文不值地躺在地上,而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咖啡杯
你债务的产生,不代表你没有变得富有的能力,而是你拥有不利于财富增长的信仰。
改变对于财富的信仰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以上只是一些肤浅的总结,往后将不断完善,在自我改进的同时,给别人带去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