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自己童年趣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童年时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吧?能说出来与我们分享一下么?”
生1:“打水漂。”生2:“堆雪人。”
师:“你们可以具体描述一下这些趣事么?”
学生皆面露难色,师:“今天我们来走进鲁迅的童年,看看他小时候有哪些趣事。”
二、默读思考
1.第一次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生1:“美女蛇的故事和读书的故事”
师:“这些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什么呢?”
生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师:“对了,这篇文章讲了发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有趣故事,到底哪些故事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2.第二次默读标注段落,注意开头结尾和过渡段,思考哪几段写百草园,哪几段写三味书屋。
师:“大家找到了么?哪几段写百草园?哪几段写三位书屋?”
生1:“1~8自然段写百草园的故事,9~24写三味书屋的故事”
生2:“老师我有不同看法,1~9自然段写的百草园,10~24写的三味书屋。”
师:“看来大家对第9段有争议,现在再来迅速的默读一下,看看到底属于哪一部分?”
师:“这段是过渡段,作者别了他的蟋蟀,别了他的覆盆子和木莲,进入了书塾,所以应该属于三味书屋。”
3.第三次默读思考这篇文章是作者在童年时写的还是成年时写的。
生1:“童年。”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篇文章写的是童年的趣事。”
生2:“成年”(这位学生特别喜欢鲁迅的作品,对鲁迅有一定了解。)
师:“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么?为什么写于成年时期”
生:“因为这篇文章出自《朝花夕拾》”
师:“对,这篇文章课文中有注释,它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所以这篇文章写于作者成年时期。”
多媒体出示《朝花夕拾》小引:“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饭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衔接鲁迅的背景资料以及《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三、品味共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童年到底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首先默读课文第一段。”
学生读完后,师:“作者说到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中作者说的似乎是什么意思?”
生:“大概,也许,好像”。
师:“为什么是似乎?”
生:“连那次最末的相见也隔了七八年。”
师:“隔了七八年,时间已经很久了,记不太清楚了。可是作者又说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确凿是很确定的意思,既然记不清了,那为什么又用了确凿呢?”
生1:“作者的印象深刻!”
生2:“因为那里是他的乐园,所以他记得清楚。”
师:“是的,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深刻,那到底百草园有何魔力,到底他的乐园乐在何处,让成年后的作者现在想来还如此印象深刻呢?迅速默读课文2~8段,小组讨论合作,总结概括乐园发生了哪些乐事”
生1:“乐园有美女蛇的故事”
生2:“冬天里的乐园可以捕鸟。”
师:“是的,乐园有神秘故事,乐园可以冬天捕鸟,还有没有了?大家看看第2段作者写了什么?”
生:“百草园的景色。”
师:“是的,作者主要写了百草园的美好景物,神秘故事和冬天捕鸟这三件乐事。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百草园有哪些美景。”(板书)
师:“先看课文前两句话,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啊?”
生齐:“菜畦,皂荚树,桑葚。”
师:“那有写了哪些动物呢?”
生齐:“蝉,黄蜂,叫天子”
(多媒体出图片)师:“那菜畦,皂荚树,桑葚属于什么景物?是动景还是静景?”
生:“静景。”
师:“那蝉,黄蜂,叫天子呢?”
生:“动景。”
师:“对,这里作者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那作者的重点是这些么?”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
生:“作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说明作者的重点是单是后面的泥墙根。”
师:“确实是这样的,作者前面介绍了百草园整体的景色用了不必说来修饰,接下来介绍泥墙根这一部分的景色时用了单是这个词来修饰,那我们一起来读读泥墙根有什么样的趣味呢。”(生齐读)
师:“有油蛉,蟋蟀,何草乌根,斑蝥,覆盆子等等趣物。”(出图片)
师:“看了百草园的美景以后,我们再来看看百草园的神秘故事。默读课文3~7自然段。”
师读“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敛在盒子里。”学生感受作者语言特点。
师:“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件乐事,雪天捕鸟。作者是怎样写雪天捕鸟的,用了哪些动词?”
生:“扫,露,支,撒,系,拉,罩。”
生突说:“作者记忆真好,他肯定对这些事印象特别深刻,才能描述的这么准确。”
师:“对啊,作者虽然时隔久远却能如此准确的想到儿时的趣事,短短几句话却用了这么多动词来准确生动描述捕鸟的过程,描绘了作者的当时愉快心情,直到成年以后还记忆尤深。”
师:“现在请同学们迅速默读第9段。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1:“读出了作者的对百草园不舍。”
生2:“读出了作者不想去书塾。”
师:“百草园里有很多趣事作者不想离去,那为什么不想去书塾呢?”
生:“无趣。”
师:“三味书屋里真的那么无趣么?大家迅速读课文10~24自然段。看看三味书屋到底有趣无趣。”
师:“首先看第10自然段作者怎样写三味书屋的。”(师读)
师:“10~24自然段,除了写三味书屋除了写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了些什么?”
生:“老师和学生,以及他们直接的故事”
师:“第11段写了老师的外貌还写了他的脾气性格大家读了课文后半部分,觉得老师是一个如别人所说的和蔼,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么?”
生1:“不是,因为他在学生问他问题时他很不高兴,还有怒色。”
生2:“不是,因为他很严厉,他有戒尺,还罚跪。”
师:“还有同学有不同看法么?”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和蔼的人,因为他虽有戒尺但是不常用,虽罚跪,可也不常用。”
师补充古时书塾所学内容以及规则,让学生进一步品味先生的矛盾之处,评价这位先生。
四: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鲁迅的童年趣事,大家试想想你们的童年有哪些趣事,通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200字左右的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