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感冒,浑身酸痛,一晚上没有睡好。早上,睡意袭来,我便破例没有早起!
虫爸来唤虫起床,我迷迷糊糊,听到小虫有些嘀咕:“我不想上学,我想睡觉。”我想着,“这孩子还没睡好,没睡够呢”,又渐渐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客厅传来父子的声音。
“爸爸,我想睡觉,我不想上学!”
“赶快吃!吃了好上学!”
“爸爸,我不想上学!我想睡觉!”
“跟你说!搞!快!点!赶快吃!吃了好上学!赶!快!”
“爸爸,我想睡觉,我不想上学。”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赶快吃!我要迟到了!赶!快!赶快!”
……
如是再三。
我听到小虫的声音越来越带着祈求。虫爸的声音越来越提高分贝。
这不太和谐的早餐时光呵!我的睡意也没有了。
翻身起床,我来到客厅,虫爸正抱着虫吃早餐。我把虫抱过来,拍拍他的背。
“虫虫,你不想上学,你还想睡会儿是吗?”小虫没有说话。
“虫虫,你是不舒服吗?生病了还是有些累?”我想首先排除他身体无恙。按猜想,他应该并没有生病,但我还是想问问,万一,妈妈忽略了呢?虫虫仍然没有回答。我摸了摸他的额头,并没有发烧。
“虫虫,你是有些累吗?昨天晚上,我们睡得有些晚。睡得晚,早上又起得早,所以你有些累,是吗?妈妈知道,没睡好就起床,是有些难受,是挺不舒服的。”虫虫听我这样一说,头依在我身上,抽泣了起来。但他只是小哭了不到一分钟,便安静了下来,不再重复“不想上学,想睡觉”了。
“接纳孩子的情绪”,这是我一直注意从内而外去真正践行的事情。我们成人尚且渴望心声被倾听,情感被接纳,而不是被漠视,被打压,何况一个成长中的孩子。
所有的情绪都应该被接纳!
坏的情绪被接纳前,好的情绪不会到来!
一个人的情绪被接纳以后,他多半能发展出好的行为!
我小声地提示虫爸,注意倾听孩子的语言。一个孩子的语言里有他的心声,有他想和大人述说的内容,这是交流的第一步。我们即使不一定会满足他的需求,但是得做到真正倾听。设想一下,早晨,你起床说,“早上起来好累!真有点不想上班啊!”你希望对方回应你,“大清早就喊累!!!赶快点,别磨蹭哟!!!上班要迟到了!”还是对你报以微笑,简单说一句,“看来,你有些没睡好。”
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坏情绪,最终被消融,多半是因为被接纳后的自我调节,而不是因为被忽视,被教育,被讲理,被打压。
一个年幼的孩子的心声被忽视后可能会一次次地再表达,再祈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时常被忽视心声的孩子多半会逐渐关闭了和父母交流的心门。“叛逆期”,“青春期的亲子疏离”这些说法,由于太普遍,仿佛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我想它有一定的规律,但对其绝对性,我一直表示怀疑。一个人成长过程的不同时期当然有不同的特点,但对“心灵”的需求却是永恒的,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更是如此,而且反可能更甚。所谓“叛逆”,“疏离”可能是因为“话不投机”而已,这心门的关闭,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亲子关系便在这样的“被忽视,被教育,被打压,被讲理”而缺乏“倾听及同理”中逐渐地疏离。
接纳孩子的情绪会不会把孩子惯坏呢?我想不会。接纳情绪不代表接纳行为!所有的情绪,无论好坏,都应该被接纳,但行为却有边界。
小虫坐我身上,吃着鸡蛋,喝着牛奶。
“妈妈,我这里痛。”他指了指自己的喉咙。
“为什么痛?碰到了还是感冒?”
“我刚刚吞蛋黄吞快了。我不想再吃鸡蛋了!”他的动作又开始慢下来。
“快点!要迟到了!”爸爸开始着急起来。
“虫虫,早上没睡好,早起吃鸡蛋,尤其蛋黄吃起来确实是有些难受的,难以下咽。你喝喝牛奶帮助吞下去吧。虫虫,你选择,你可以慢慢吃,爸爸时间快到了,他走了你就只能自己去幼儿园,或者自己在家玩。或者,你可以稍微快一些,和爸爸一起去上学(他很喜欢跟爸爸上学,也多数时间跟爸爸一起上学,)。”小虫开始吃得稍微快了一些。我趁机跟他开玩笑:“虫虫,蛋黄吃到嘴里,又去了哪儿了呢?”(这玩笑源于昨天晚上,他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食物吃进去去哪儿了吗?妈妈,食物从小肠进入大肠。)“蛋黄从小肠进入了大肠。”爸爸也开始跟他聊起天来:“虫虫,今天出门,你会给爸爸一个云朵面包吗?”“不吃早饭会饿的,妈妈担心起爸爸来”我也开始加入云朵面包的讨论。(《云朵面包》是小虫很喜欢的一本绘本,里面有这样的情节,爸爸起床晚,怕迟到,没吃早饭就出门。妈妈担心他,不吃早饭会饿的,两个孩子吃了妈妈用云朵做的面包,便飘飘悠悠飞了起来,她们飞出窗外,给空着肚子的爸爸送去了云朵面包。)
小虫的情绪已经安静下来,又要求回到爸爸身上去吃早餐。
“小虫,你吃吧。妈妈生病了,需要再去休息一会儿。”
我回到了卧室。客厅里断断续续听到父子俩闹出的动静。
几分钟后,我听到小虫愉悦的声音传来:“妈妈,我去上学了。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