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宗璞《孟庄小记》有感
你,可曾听闻过孟庄?
它隐匿在一片茶园之中。每天清晨,一行行茶树吸了一夜的露水,微微发亮,格外精神,手一碰湿漉漉的。茶花有铜板大,颜色陈旧,貌不惊人。阳光如同醇厚香浓的美酒,从天空的漏斗中一点一滴落下。而伴随清晨一起来的,是灵隐寺的喧嚣。听着妇女们推销商品的声音,穿过层层熙攘人群,不觉已走过理公塔,冷泉亭。飞来峰仍安在,亦如往年般巍峨,但奈何壁间小路都站满行人,让它少了几分玲珑剔透。临近寺门,先见香烟缭绕。那袅袅白烟,在青天白日之下,凝聚着多少祈求和盼望。
“乘缆车登上北高峰,远望尘雾茫茫,不见人寰。”,这是灵山秀色好风光,久久映心上。满山青松翠竹,清气沁人。一阵风来,泉边树上的叶子纷纷飘离枝头,旋转着落向水面。是秋天了。不觉慨叹时光匆匆,岁月无痕。依山而下,泉水淙淙,坡上是一片苍老的绿,往下延伸开去。竹上插了许多点燃的香,成为很长的竹香炉。香烟向四面飘散,渗入山林涧壑……
西湖秀色,不止在一湖,还在周围的许多景致。满觉陇路旁栽种着许多桂花树,印象最深的是它那浓郁而幽远的香气,所以一见桂林,先觉其味。似乎这芳香也浸透了一些咏桂的文字。然而西湖的正气和才情是四时不变的。见张苍水墓,那“友于师岳“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苏堤尽头的苏东坡纪念馆,陈列物虽不多,却系住了游人的仰慕。
还有一个风情万种的西湖,阴晴雨雪都不会令人失望。“几次来杭泛舟湖上,次次觉有新意。这次在三潭印月,见游人摩肩接踵,甚无意趣。匆匆走过,下得船来,脚下是碧沉沉的水,头上是蓝湛湛的天,微云一抹,远山如黛,天地忽然一宽,‘西湖原来很大’,我说。”
秋日的阳光还有些灼人,照在水面上,只见一排光波从桨的左右流过去,然后落进了湖底。渐渐地,这阳光集中到西边,成为绚丽的晚霞。晚霞映进水面,好像无数层锦缎在抖动。这是西湖美景,道一声别来无恙……
“山坡上翠竹千芊,山坳尽处突出一块大石。我们快步走近,心上一分是惊,二分是喜,似是猛然间见到了故人。”,这石三块相连,约有三人高,横有七八尺,轮廓粗犷,显得端凝厚重,不是玲珑剔透一流。石色灰白与黝黑杂陈,孔隙里生有小植物,有的横生,有的下垂,成为大石的好装饰。
从古至今,生死和爱情是艺术的永恒主题,其实友谊也是歌咏不尽的。伯牙碎子期妙解之琴,渐离继荆轲未竟之志,让我感到友情的深重高昂。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风吟月不须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这是三生石刻下的誓言,望一眼落入心房……
总以为杭州熙熙攘攘,但你可曾知道,多少年前它叫临安,南宋的诗篇在流传。坐拥万千繁华,古巷忧郁,一帘秋雨,谁把诺言许下。如今时光匆匆流过,感慨只观得白云苍狗;世事变迁,江山犹在,昔人已非。记忆中的景应是越来越模糊的,但孟庄不是,它永远在那个年代清晰着,不动声色,也深刻。
如今,我与它虽未曾谋面,却总有种亲切之感。我想不去也好,毕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是没有穷尽的。叹为观止的景色还没有止。留着让人向往,让人期待,让人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