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1994年,当贝佐斯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消息:《互联网正以2300%的年增速高速增长》时,这个三十岁、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毕业的高材生,再也坐不住了。
他看到了勃勃商机,他不想让自己的人生虚度,他要创业,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生命应有的辉煌--他要创建一个网上“商品帝国”。在这里,人们什么都能买到,他设想为“一网打尽”。
这一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在为公司命名时,他边翻字典边思考,当看到amazon时,他眼睛一亮:亚马逊,世界上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不就是自己想要的“商品帝国”吗?
2
亚马逊从1994年创建,1995年建网站,从卖书开始。1996年,美国最大的老牌书店巴诺书店的销售额是20亿美元,亚马逊的销售额只有1600万美元;十年之后,2007年,亚马逊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48亿美元,是巴诺书店的将近三倍。成长为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全球第四大科技公司。
2017年,贝佐斯曾一度超越盖茨,成为全球首富。贝佐斯成功的成功之路是怎么走的?(有空要构思一篇小说)
二
在一开始选择卖什么时,贝佐斯先列了一张有二十多种商品的清单,有电脑软件、办公用具、服装产品和音乐产品等等,但最终他选择了卖书。
首先,卖书门槛低。因为书是标品(书的内容是一样的)、有固定的规格,水浅。
其次,当时已有网上书店,但很初级。他网购体验了一下,不仅速度慢,买几十本书耗时两个多星期;而且包装也差劲,撕开包装,有些书已经破烂了。
网上书店,好处太多了。与实体店比:成本低(有实体店,都要交消费税的)、书藏量可以无限大、网到哪里就可以卖到哪里……
三、亚马逊发展七个创新:
1、给网站导流。
其他网站把顾客链接到亚马逊来购书,亚马逊会为这些网站支付8%的佣金。在电商的机遇始发之际,亚马逊率先迅速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了各个网站,这样便早日确立了自己的稳固地位,这个做法是成功的联合营销,也让贝佐斯抢占了先机。那是1996年。
2、一键下单。
只要你事先把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和送货地址输入到网站上,保存好,那么以后再叫我去买任何东西,只需要点击“一键下单”这个按钮,不需要任何其他操作,你要的东西就会寄给你,信用卡也会自动扣款。
这是1997年,亚马逊申请的专利,其他人无法模仿。这让亚马逊迅速增加数百万元销售收入。
3、进军其他产品,建立新品牌。
1999年夏天,亚马逊进军玩具和电子产品等领域,这是亚马逊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贝佐斯认为:公司越壮大,就越能从批发商那里拿到低价货物,渠道能力也就越强;公司成长的越快,也就能进军更多领域。
所以他会不顾初期亏损,一路扩张。他心中的目标:商品帝国、一网打尽。
4、低价政策。
2001年,亚马逊就宣布,在图书和音像制品上降价20%到30%。贝佐斯认为要把生意做大,就应该与大型零售商展开低价比拼,并为顾客提供便捷的服务。这样,价格又低又省去驱车前往超市和排队的麻烦,顾客就会在亚马逊上购物,销量就会大增。公司也能获得无限量的货品。
5、会员制。
只需要交纳一定的会员费用,就可以享受免运费以及运货速度大幅提高的福利。
6、建立网络服务系统。
亚马逊还有一个服务,它的名称叫aws,翻译过来就是亚马逊网络服务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出售电脑的基础设施,比如存储器、数据库及原始记载能力等云计算服务。租用亚玛逊的网络服务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维护成本。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中央情报局都是aws高端客户。这项服务,为亚马逊带来上百亿美元的收入。
7、推出kindle。
2003年,推出kindke电子阅读器。要求是:操作方便,即便是祖母辈的人都可以使用;同时内置的电子书要多,用户想读一本书,只要在这个设备上输入书名,就能立刻下载。真正改变了出版业和世界各地人们阅读书籍的方式,垄断了当时的数字阅读市场。
四、启示
可以看出贝佐斯一路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开辟了新的电商时代,对其后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人生的发展、组织的壮大、国家的兴起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个新事物的崛起,背后是人的思维;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崛起,背后是人的因素、是人的成长。我们不是被动的“机器”,我们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人”
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