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后的新征程

转眼距离上次写东西又过去了两年。这两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从“我”变成了“我们”,对于特立独行的水瓶座来说,这算是人生当中的巨大转变了。而贯穿于我们俩关系的大事,无非就是买房这件事。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经历了一年多的买房之旅,我们最后会买下一套法拍房当做婚房,仅以本文纪念这艰难又深刻的一段经历。

1. 看房初体验:陷入缺分少钱的两难。
买房这个事,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三言两语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我们是从2021年6月开始准备买房的。彼时,先生刚拿到户口不久,但是资金还没有筹措到位,刚开始筹划,研究主要由我来负责。很快,我发现我们面临要么分不够,要么钱不够的两难:(1)如果买新房,根据上海的积分政策,我有房且购房仅3年,若结婚后再合买,积分将比先生一个人买更低,若卖掉房子再合买,分数是够了,但加上我的卖房款也凑不够一套像样的新房的7成首付;(2)如果买二手,三价合一决定了基本至少要7成的首付,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现金,而我的房子没有满五年,税费高也不好卖。在花了两个月跑二手房、泡各类买房群后,8月份我整理出了一份目标楼盘积分表+上海近四年的土拍情况研究,并得到一个结论:我们只能买新房,同时也必须多跑一些二手楼盘并时刻关注二手房市场的动态。敲定策略后,我们周末过上了不是在看房就是在看房路上的日子。

2021年7月刚开始看二手时,我们看的第一套房子其实就很心仪,户型三开间朝南的板式户型,不过房龄有点旧,04年的,而且没有电梯,更主要的是价格太贵。彼时二手市场正是完全的卖方市场,我们开出了一个诚意的价格,被中介奚落酸了半天。最后,那套房子确实以和我们报价差不多的价格成交,只不过是:全款……在2021年7月到年底那一段典型的卖方市场里,上家基本上对价格和付款方式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种全款成交情况屡见不鲜。我们陷入了绝望,只能抓住新房这跟救命稻草,谁让新房只需要3.5成首付呢?

2. 打新最重要的并不是“喜欢”,而是“能入围”。
在研究了2018-2021年四年的土拍情况后,我发现,2020年疫情以来,为了提振经济,上海的土拍拿地并没有封顶价格,于是2020年地王频出;而在销售端,政府限价钉死了房地联动价,那一段时间的新房质量是肉眼可见的差,但对于买房人来说,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客,面临高比例的首付、高昂的税费(例如,一千万的二手标的税费轻松上百万)和绝对高的总价预算,新房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哪怕明知质量堪忧。于是新房市场上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我们在2021年的12月份参与了第一个项目A。当时的择房逻辑很简单,地铁上盖,得房率80%的百平中环小三房项目。认购的第一天,我们9点半就到达现场,前面却已经有十几组人了。我心里暗自觉得不妙。果然,我们斗志昂扬地出门,最后却铩羽而归。很显然,我们自以为没要求学区应该是很低的要求了,却发现还是大大低估了新房市场的热度,最终离入围还差好几分。在落选之后我们意识到,打新最重要的并不是“喜欢”,而是“能入围”。

在经历过第一次新手打击后,我们调整了目标,在2022年3月(新房从认购到退筹,2021年基本上周期在两个月)参与了第二个项目B。这一次,我们尝试了杨浦外环内的一个百平小三房项目,这个房子得房率虽然只有75%,但是学区资源较好;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一期只有60多分,我们能够得上。但现实又给了我们狠狠一巴掌。这一次,金融领域里“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开始应验,二期比一期入围分高了十分,我们又以几分之差没能入围。痛定思痛,我发现一期分数低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竞品逻辑,项目B的一期和我们参与的项目A 是同一批次开盘的,那个批次就是2021年著名的神仙打架、神盘满满的第五批,由于竞品的分流效应,一些非常大热的比如漕河泾的项目入围分也不到70分。但当时,我们实在是太心仪A了,为了时间不冲突也就放弃了B项目的第一批,等A项目的认购。实践证明,自古深情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我明白了在新房市场上,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渣”,最不需要的就是“专一”。

于是,再受重创的我们重新仔细分析了竞品、自身优劣势等因素后,决定在7月参与某内环的百平小三房项目C,因为这个项目可以最大程度规避我们未婚基础分低、发挥社保时间长的优势(内环楼盘系数高,可以带动总分上行)。然而这一次,实力和策略确实到位了,运气仿佛也不站在我们这一边,最后以1分之差没能入围。

经过三次打击,我们打新的心态已变得比较平和,我对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了解,也基本上达到峰值:彼时外环内随便说一个盘,我都能对相关的楼盘配置参数甚至积分预估都能如数家珍。所以我们并没有犹豫,非常笃定地准备参与C项目9-10月份开盘的二期,我几乎可以确定,二期我们必入围,因为二手房已初现颓势,这直接带动了新房市场的入围分数逐步下行。我们决定:如果下一次还是不能中签,那就先领证,再卖掉我名下的房子凑钱去买需要7成首付的二手。因为新房虽好,但是期房都有2-3年的等待,而我们两个心酸的奔四打工人,实在是等不住了……而就在这时,事情又出现了新的转机。

3. 第三个选择
在打新战场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这一年中,二手房也悄悄起了一些变化。大量的二手房,尤其是800万以上的刚改标的,整个市区成交就几千套。成交量的萎缩导致房东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挂牌量开始增多并且开始降价。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朋友圈充斥着二手房中介花式降价的广告,二手房核验价也受成交不景气影的影响有所松动。我敏锐地感觉到,拐点到了。于是我加大了对二手房的关注,与中介也探讨更多的可能性。

之前我们按惯性拘泥于新房和二手房两个选择,并且一直在这个不是缺分就是缺钱的两难里艰难游走。 直到8月初,在一次与中介的闲聊中,他提出了法拍房这个选择。他提到,法拍房一般【市场价成交+税费各付+贷款不核三价】。我一个激灵,法拍房贷款不核三价意味着能够贷足6.5成,这不是可以完美规避【新房缺分且有2-3年等待期】和【二手房高首付】两难的第三个选择吗!这个诱惑是在是太大了,于是我立即让中介把手里法拍房源都发我浏览了一遍,并向他咨询了法拍房相关的一些细节,总结出7个关键点,并立即跟先生说了这一重大发现。但他一贯谨慎,对此事不置可否,觉得法拍房还是风险太大了。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4. 命运的转折点
时间转眼又来到9月21号,中介又发来一套三室两厅的法拍房源,只一眼,我和先生就都看上了这个房型。巧的是,先生的办公地点在法拍房半小时通勤半径内!我异常兴奋,于是立即联系中介在三天后带看了同小区同户型的二手。进小区后,发现虽然是外环外的小区,房龄虽然也有十几年了,但绿化和楼间距都还不错,离地铁也很近,就几百米,名副其实的地铁房。不夸张地说,走进同户型二手房的第一眼,就相中了,基本上是我们看过的二手里面最宽敞大气的,而且是两梯两户,得房率也很高。

9月24日看完房当天,我和先生都心神荡漾,对这个房子种了草,几乎已经可以脑补以后住在里面的样子,非常想参与。但当时已临近国庆假期,法院将在国庆后安排看房,并且在中旬即将开拍,时间太紧了,怎么来得及呢?于是我们立即找中介面谈推进事宜。推荐房源的这家D,是二手房市场一个比较大的中介机构,法拍房是他们的一条业务线,合规部门会参与到拍前的尽调中,他们与客户的关系就是委托代理人,对风险采取事前控制的手段,至于得标后的交房及产证,他们没有任何承诺和保底条款,并不像他家旗下的二手房业务那样完善。对我们来说,这个全新的领域是盲区,不像二手房市场那样相对成熟并且市场服务主体非常明确,因此我和先生打算再琢磨琢磨。

在接下来的3-4天里,我们做了这样两件事:(1)学习讨论及知识整合。我又将之前关于法拍的7点发现拿出来重新讨论,并且仔细研究了法院挂网的拍卖公告;先生也见缝插针,趁在通勤途中趁坐地铁的时间密集学习了法拍房相关的很多知识,下班后与我分享讨论。最后经过双方的知识整合,我们一致认为,这套法拍房大概率是风险可控的。(2)面谈更多的法拍房中介机构。先生在网上搜到了两家专门做法拍的机构,E跟F。

9月29日,我们先约谈了E。在这个小众领域里,E应该算是市占率比较高的一家,办公地点在非常繁华的市中心,负责接待我们的销售不管是口条、逻辑还是形象都是典型的金融从业人员的样子——这对于我来说,实在太熟悉了。他们对签单非常迫切,一直在催促。但对于这种高风险投资,我还是比较保守和注重实质,于是我要到一份空白合同后,回家过了一次,发现暗含了很多我认为权利义务不对等的“不平等条约”,我跟先生讨论后认为不能和他们签约。此时已经是29号的晚上,我们其实是非常焦虑的,因为离放假只剩最后一天了。

9月30号上午,先生约好F家面谈,说看过创始人的很多文章和视频,觉得非常专业,并且他们的小程序抓住了先生的眼球——回溯起来,这大概是理工科人士的共同审美,这家机构的创始人是有技术背景的——于是我们临时约好了中午休息时间去面谈。上午办公完毕后,午饭也没有吃我们就打车前往。很巧的是,与我们会面的是机构的创始人X老师,她约好的大客户临近国庆刚好有事改期,于是就接待了我们。双方经过一两个小时的交流,我们总体感觉是她非常有自信,对业务很精通,案例也比较有说服力,对我们提出的疑问,都能很好地解答;而此前面谈的E家,带着保护客户隐私的说辞,对我们的疑问都一带而过笼统地表示他们都会解决,但至于怎么解决,没有说法,落到合同上,也没有对应的条款保证。

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需求就是能顺利办下来产证和交房,所以最关注兜底条款。F家是可以在相应条款上做个性化的修改的,这与家大业大的D家相比,就是巨大的优势。但我们对这个办公地点没那么光鲜、名字也从来没听过的公司并不了解,也担心冲动签约后所托非人。所以最后我们在D和F里有了一些犹豫。F家的X老师刚好晚一点的时候要赶飞机,她不可能无限期等我们,更重要的是,如果今天不确定下来和哪家合作,那节后尽调+参拍肯定就来不及了。没吃午饭又面谈了两小时得我们又饿又累,但我们深知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理智,于是我们要求去大楼下冷静一下透透气在说,x老师很淡定地尊重了我们的决定。

在楼下我们又跟D家再次联系,再次重申我们的诉求和担心,他们也很有诚意地帮我们争取到了费用上的让步,但条款还是无法更改。对我们来说,费用并不是最大的担心,如何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顺利地拍到这套房子并且交房拿到使用权才是最大的诉求。因此,我们最终决定选择F家,上楼支付了定金做了签约,并且当天就准备了一些手头能够准备的用于贷款预审的材料。晚上回到家,我问先生,我们是不是太草率了,这几天感觉像过几个世纪,做了好多事,但也不知道这决定对不对。他说,我们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尽到最大努力,接下来就是继续努力把房子拿到,我志在必得!我被他逗笑了,瞬间也感觉充满了信心。

5. 79轮鏖战后,尘埃落定
国庆后,在听取了F家对房子的尽调析产报告后,我们心里的焦虑和安心都多了一分。焦虑的是,我在扒拉了裁判文书网后发现这套房子不仅有多重债务及抵押、可能面临轮候查封的风险;安心的是,F家在析产部分都做了详细的风险分析,让我们心里的勇气和底气又多了几分。在竞拍的前一晚,我们决定还是在家里参拍,这样可以缓解一些焦虑。先生在头一天晚上有一万次想出价的冲动都被我按住,但自己却也紧张得需要玩几局羊了个羊来缓解紧张的情绪。

竞拍当天,x老师跟我们音频连线并全程提供远程指导,包括对手心态和策略画像,出价策略等,这些经验都在竞拍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x老师在参拍过程中适时和我们闲聊,来缓解焦虑,让我们能更加冷静、理性地出价,因为在截标前5分钟,一旦有新的出价,会自动延时5分钟,直到无人出价为止,这是一个非常刺激又漫长的过程,需要保持高度的冷静和理性。幸运的是,我们经过79轮激烈的鏖战后得标。得标那一刻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地跳了起来,因为得标价已经临近我们心理价位的上限了!在参拍之前,我建议将价格设定为评估价的85折,因为目前二手市场已经开始回调,这个价格意味着只要未来二手房跌幅不超过20%,我们就是安全的。最终算上税费后,我们的到手价基本上是同小区二手房的八折,对于这个结果,我和先生都非常满意。

整个10月到12月,尽调、参拍、放款、审税过户、张贴告示、交房,除了竞拍当天让人心跳加速的79轮竞价鏖战仍历历在目,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F家在尽调和流程管理中展示出的专业程度也让我们觉得欣慰。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由于对法拍房的不了解,我和先生时不时的会有疑虑冒出来,随时抓着x老师要答案。大概我们属于那种,不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难缠”客户,x老师也都很详细地为我们解答,耐心地抚平我们的毛躁,并在关键节点都有非常老道的应对措施。

2022年12月30日,产证出来了,并于1月7号流转完银行和所有流程,来到我们手中,一切终于尘埃落定。那一刻,再无焦虑,只剩平静。因为我们很清楚,这一路走来,这样的结果充满了运气,但是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真的很庆幸选了这样一家和我们气场相符的专业机构F;另一方面,我和先生在很短的时间里,高效学习、合作、沟通,用超强的执行能力,推进整个法拍的进程。在双方严丝合缝地共同努力和合作之下,得到最后圆满的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6. 步入人生新的征程
回头看看,在打新房这一年时间里,我们经历了若干次争吵,虽然争吵的本质并不在于钱和房子,而是由于新房市场这种强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和无助感。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喜欢先规划宏观方向、先行动再修正,属于灵活的冲刺型选手;而先生喜欢先规划好细节再执行,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的谨慎耐力型选手,我们很互补,但同时在做事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很大冲突。如果不是先生这么喜欢这套房,有势在必得的决心去推进,以我不长性的水瓶座性子很有可能最后不了了之;但如果没有我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一些宏观把握和研究能力,我们可能也与这套房失之交臂。这一年以来,新盘至少踩了15+,二手看了无数套,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周末不是在踩盘,就是在踩盘的路上。一个好友跟我踩过一天盘后,累得到第三天才缓过来,但我们到后期都完全对身体的疲惫都逐渐脱敏。打新房时的焦虑,看二手房的挫败,和最后参与法拍房的惊心动魄,以及周末为了看房无数的奔波,都在拿到产证的那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本来是有一点恐婚的,但是我们俩一路走来经历的所有事情,让和先生一起生活这件事变得非常具象,尤其是贯穿最近一年半的买房这件事,让我发现原来有矛盾和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看双方如何去沟通和解决。买法拍房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即使对未知甚至自己反感的领域,他也能辩证看待、听取不同的声音,可以是最重要、最亲密的人生伙伴。所以,拿到产证的一周后,我们就领证啦!愿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风雨同舟,白首不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185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52评论 3 3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52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3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87评论 6 39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87评论 1 30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3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20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617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7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7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76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00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