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年到如今,互联网+社交领域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中有两款APP我觉得是其中的代表,一个是微信,另一个则是知乎。
微信的产品定义是熟人之间的社交,连接和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知乎的产品定义则是认知盈余时代下社会化问答平台,同样也满足人的社交需求。
经过5年多的时间,微信现在月活跃用户6.5亿,知乎现在日活跃用户1300万,50亿月浏览量,这些数据表明微信和知乎这两款产品都已经迈入了成熟期。但是随着这么多的用户活跃在社交平台上,不可避免的就会导致社区氛围的紊乱、社交关系的复杂、社交成本的增加、用户需求的更加多样化等情况。
那么具体对于这些主流社交媒体,有哪些因素导致用户开始远离它们呢?
1、社交圈的扩大导致的圈层阶级关系的复杂。对于微信来讲,父母及亲朋好友可能都已经成为你的好友,导致你使用微信和通过朋友圈与人互动的欲望减少;对于知乎来讲,知乎的进入门槛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用户进入,新用户的诉求和老用户的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于某些问题各阶级和各领域的用户的思维理解也存在不一样。
2、社交成本的增加或者无效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的社交需求,当微信上好友变得越来越多,朋友圈的内容被各种各样形式的内容充满,知乎上产生的答案越来越多但观点越来越多样,难以找到相共鸣的人...这些都在增加自我的社交成本。且大多数正在浏览你朋友圈、微博或者知乎回答的人,并不会成为你真正的朋友,也丝毫不会给你的工作或生活带来什么帮助。
3、生活和社交的过度重叠导致人们从外部认可转向寻求自我专注。主流社交媒体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样,不仅仅作为社交平台。人们需要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维护社交平台上自我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
这些现象和原因,对于产品来讲,有什么借鉴意义呢?我们该如何做好产品呢?
从产品的角度看问题,挖掘用户需求,改善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这是产品经理通常做的事情。因此我们看到在围绕产品的核心功能点,不断延伸产品的附加价值和优化界面、交互等。如果大家对微信有研究,会发现微信在2011年1月份推出后,一年内更新了14次,这是产品早期常有的现象,产品前期主要以稳定、流畅、优化并注重用户的体验为主。在之后的这几年,微信的核心功能——熟人社交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只是在不断的增加其他诸如涉及生活、服务方面功能,打造生态闭环。
对于微信,为什么有些功能用户经常经常抱怨,有些功能用户渴望添加而微信它就是和用户对着干,不添加呢?
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 微信事业群总裁 张小龙对微信的态度和发展规划上也许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1、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主。即考虑对用户的需要和价值性;对待用户制定公平、公正的规则。
2、让创造发挥价值。即公众平台的目标是仅是提供一个舞台,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出它的价值,有价值的第三方通过平台触及用户,服务用户,解决用户所需。
3、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即好的工具就是应该最高效率的完成用户的目的。
4、让商业化于无形之中。即好的商业化应当是不骚扰用户的,也不是仅基于流量变现的商业化。
因此,如何更加高效的提升用户的社交效率,如何使用户更快的接触到有价值和想获取的信息,这是微信作为社交平台在不断考虑的。同样定位为社会化问答,内容为核心的知乎,知乎如何把握社区氛围,进一步挖掘和扩大自身价值,有效实现用户价值,这些也是知乎将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