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有着诱惑力的名字。村落隐于山野。
山峦浅波倒影,
小桥流水古村。
魔都围城小别,
闲逸饯送春迟。
这是据下车前第一眼瞥见西递景致所感觉的印象,凑成的打油诗。
西递古村落像一幅有生命的水墨画,座落于山峦环抱之中,旧称西川,因村西1,5公里处是古时驿站,又称递铺所。它地处安徽黟县东部,始建于公元1047年,距今有900余年历史,呈船形,现有100余座古民宅,300余户山里人家,前边、后边溪与金溪三条明净的溪流穿村而过,与宏村并提为皖南民居中最具代表的标志性古村落,均为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历史建筑。依山傍水,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享有挑花源里人家之美誉。南宋诗人许坚《入黟吟》中一首诗云:
黟县小桃源,
烟霞百里宽,
地多灵草木,
人尚古衣冠。
描绘生动,广为流传。清代户部尚书曹文埴对西递也有赞诗:
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
双涧左右环,群木高下密。
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邻;
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
这些情景交融的诗,对走近西递的到访者,多少有点参考,有点情感催化作用。
早上赶在团队游客未到之前,我们领略了古村古朴古意之美。
矗立在村头的高大青石牌坊十分抢眼,因坊主名胡文光,故被称之胡文光石坊。坊高12,3米,宽9,4米,由四拫50厘米见方的石栏支撑。左右檐柱下设有抱鼓石。用两对倒爬石狮作石柱抱脚,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是特别。据考,胡生于1521年,嘉靖三十五中举人。任江西万载县知县,受百姓拥戴,得明王朝赏识,转任山东胶州刺史、荆州王府长史,加四品服,并被授予朝列大夫、奉直大夫头衔。其为官23年之后,明神宗恩许他于家乡建牌坊。牌坊斗拱饰有23镂空花翅,与坊主从政23年相吻,有象征意义。显现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踱步进村,街贯巷连。每一建筑外有砖雕门楣,墙有镂空花窗,廊有雕木栏杆,诗意院落尽显黑白灰之特征,渗透着中国地域文化内涵。据说建材拥有自身的自然色彩,均取自于当地盛产的青石、石灰、青瓦、黏土、麻石等,洋溢着古拙之美。还有特色马头山墙,为的是避砖木房屋易燃,火势蔓延而设。还有胡文光刺史牌楼、瑞玉庭、大夫第、敬爱堂、追慕堂等屋宇鹤立。这些自不必赘言。
受“程朱理学”影响,宗法制逐渐形成。《寄园寄所寄》中描述:“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掺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记载了宗祠兴建归结于三:尊祖、敬祖、睦族。由于规模不同,分为总祠、支祠、家祠,及先贤祠,而其中尊祖为一个重大原因。此地保存良好的共有3座,属重要的公共建筑。原有34座祠堂,现所剩无几,保存完好的仅敬爱堂、追慕堂、迪吉堂、锄经堂。尤追慕堂,含胡氏与远祖李世民的难解之缘。它1794年建于西递古村正街,前后分三进。首进为门楼,次进为大厅,三进为享堂。大门两侧,置放石狮与旗杆墩各一对。大厅石柱鼎立。围绕天井的屋檐由18个四方斗拱高高翘起。过目难忘的为石阶之间的明塘,四周砌有石栏。人在阶下明塘前要仰视方见享堂。这些均蒙上了传奇色彩。一个古村,因一个人名声大噪,一座祠堂,因一段历史故事而延续着一场旧梦,这就是西递。
斜射的阳光衬托着古宅,随处可得岁月残存的陈旧门墙,雕梁画栋,有几处木板与土墙分外鲜明,时光如疑固一般。惟山民在宽窄巷子里的溪流口洗濯的身影,使整个环境变得生动起来。往里走,但见沿巷不少店铺,门户有的半开,有的敞开。史料记载,徽州古称“三天子”之都,北宋时期定名。由于躲避战乱,北方世家大族南迁,入住崇山峻岭的徽州。明清时代,徽商称雄江南,富可敌国,形成无徽不商的鼎盛格局。
经营店铺的店主还未上岗,码放整齐的物品已然招揽生意,诸如歙砚、烧饼、猴魁茶、根雕。于是,有游客开始询价,充满情味的市声便由此四散,古村醒了。
古宅追溪林立,客栈酒肆不少,大多为游客体验设置的。柴门竹篱,拱门巷道,处处古趣盎然。特别是木格窗户推开的吱咯声响,闻之恍如隔世。
不一会儿,第一拨团游入内,接着又一拨⋯⋯迷你扩音器小蜜蜂传出导游的解说。喧腾的人气使得赏古情趣荡然无存。
折身觅出口,想匆匆别离,幸得指示牌导航,步入一片油菜地。它们的盛开季节已过,黄花幻化为果实,在层峦叠翠的山前平静地挺立着,在山谷微风中颇有几分绰约。它的绿与山色之绿色调和谐,透着生命的温馨与醉梦,不甘自弃,设想登高俯览时再遇古村韵味,遂沿田埂往对山去。拾阶山径,登临其上,站在半山小亭,见到山野村落另一番面貌,竟把先前游人扰攘的坏情绪一扫而空。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白墙青瓦、马头山墙、高卷飞檐气势恢宏,辉映在春天的绿色中,与广袤的碧空白云遥相呼应,这样的地方不正是一幅现代版的山居图么。
迟回着我的歩履,复得如此胜景,不免觉得甚可玩味,有云“嚣尘自兹隔,赏心与此遇”。于是与家人道,浮生若闲,故地重游,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