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2001年8月13日星期一 暴雨
经过上半年的机构人员调整,公司的精神面貌暂时有了改变。就如老机关们说的,他们都习惯了,哪个新官上任不烧几把火?过了一段时间就又归于平静了,一切又回到从前的样子。公司现在的情况,似乎也印证了“老机关”们的说法。
八月,正值学生暑假之际,此时像我们这样的国企的许多工作都相对轻松。不少部门的领导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请假或调休,抽出时间去陪伴家人外出旅行,享受家庭时光。在部门的领导们短暂缺席期间,办公室的氛围往往就都变得更加悠闲自在,上班的员工们也借此机会放松心情,减轻工作压力。
因此,在国企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领导们常常维持着一种缓慢而从容的工作节奏,这种轻松而优雅的工作方式经常令人羡慕。 当然,这种轻松有时也可能演变成官僚作风,对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我们这样历史悠久的老国企来说尤为明显。
自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国家经济逐渐复苏。公司新任董事长已上任半年多,但公司的经营成效并未见显著改善。我晚上散步时经过公司总部大楼,也常能见到高层领导的办公室灯火通明直至深夜,可以看得出来,公司高层对经营现状也很是焦虑。
机构调整后,曾任职财务部重要职位的“部长”书记现调至车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的工作似乎也步入了正轨。尽管他每天到岗后仍闭门不出,但也许是他习惯了以前享有专车接送的待遇,加上现在又负责管理着这么一大队的小车。他出门也不自觉地直接指派司机驾驶小轿车为其服务,甚至还会将公车用于私事。面对“部长”书记的这种情况,车队队长也显得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其自行安排,不加干预。
不过也真的是注定了“部长”书记要走霉运。就在上周一早上,梁董事长参加了一场重要的省里会议,在回程的高速路上就遇到了意外。 就在距离到公司还有大约100公里的时候,他的专车司机小贵哥,发现车子的发动机似乎出现了问题,车子的速度骤降到每小时40公里以下。小贵哥尝试了几次应急处理,但都未能解决问题,最终不得不将车停在紧急停车带上等待救援。
当时正值酷热的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 司机和梁董事长从车内走出,撑起遮阳伞站在高速公路边,满头大汗。小贵焦急地使用手机拨打车队办公室的电话。巧合的是,当天车队的任务异常繁重,只剩下吴勇师傅一辆车可以调配。调度员在“司机之家”和休息室都没能找到吴师傅,急忙联系了他的寻呼机。 吴师傅回复说,他已被“部长”书记指派为其驾车,目前正在海边游玩。
由于无车可调用,调度员和队长都急得如坐针毡,最终队长不得不从下属的机关车队中调来一辆普通的桑塔纳,并亲自驾驶去迎接董事长。
熟悉单位司机工作的人都知道,其实小车队的这种处理方式在常规操作中也算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问题在于小贵哥与车队的对话内容,梁董事长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当队长急忙赶到并接到董事长时,据说董事长的脸色一直很阴沉,回程时坐在后座上一言不发。
经过仅一周的时间,公司总部于今晨宣布了一项重要的用车改革制度。将全公司的公务车交由总公司行政部车队集中管理,严格规范公务用车。
根据新规定,公司中层干部及以下级别不再配备专用公务车,各部门的车辆使用需根据登记任务计算费用,并将该费用纳入部门日常责任成本考核。
行政部的小车队正式被整合为行政部的下属单位,定位为科级机构,并进行了领导层的重新配置。车队现由一正二副一调度组成,陈忠成继续担任队长,两位副队长则来自原先的二级单位车队,而调度员仍由经验丰富的老韦担任。
值得一提的是,原“部长”书记原定调往保卫处工作,但在调动前,传闻他通过各种努力,调职至市政府旗下的自来水厂公司。
听说在公布新的人事任免通知时,“部长”书记一言不发,只是像往常一样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之后,他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