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及其他
你的心里真实感受,你说服不了它。就像你可以骗别人,敷衍过去,不论他是否相信,至少明面上是那样。
对于自己,明明是爱,却要强选择不在意;明明是恨,却选择笑脸相迎,心口不一:扭曲的表里不一,挣扎折磨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不轻易对任何人 物 事 起感情,不爱不恨,平淡如水,少些偏。很久后你才会发现内心对其真实态度,爱也罢恨也罢,对其 对己都能轻松面对。如果触犯自己原则底线,化作爱恨态度面对,也可选择合理方式,不让自己 不让局面难堪。
有人说我的笑很浅 很假。是么,是这样吧,那就这样吧,我喜欢的 或许你不喜欢,我厌恶的或许是别人喜欢,我的想法别人看来或许太天真幼稚可笑,那又怎样,你不是我,体会不了我是怎想的,也没经历过那些或喜或悲的往事。
如果不能够静下心来一起喝茶,也就不会和其交心的说话,或是不走心的蜻蜓点水。而有的能在一起喝茶,也仅限于此,不去深交,你说服不了内心去接受,人与人间,有些天然沟壑,是体谅 理解 让步所弥补不了的,也没什么,止于此可矣。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30岁后再就很难交到朋友的原因吧。细想,却又不对,交友的目地,要求,态度,方式,或许是自己的原因,心底藏得太深,吝于情感付出,面具戴得太久,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或值得去喜欢。那么,就先搁置不管,任其自然发展,没有什么值不值,也没有对错,如果真有,只是遗憾,遗憾的事情太多将来什么都不值一提。只有那些让你心动灵魂震撼的人 物 事 ,才值得紧紧抓住,不轻易放过。
所谓缘分,所谓真知,就是那种心灵的共鸣 震撼。
其实自己一早就简单明白些道理,偷懒没有去深入理解,悟透了,门里门外,两个世界,境界又是不一样,再去感知些人 物 事 或爱 或恨 心潮起伏 过静如死水,都有吧。
外摘百度
人淡如菊
多义项
汉语词语 更多义项
人淡如菊,形容人的品行、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形容人的品行、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
语出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中文名
人淡如菊
外文名
as slight as chrysanthemum //keep away from fame and wealth
释义
比喻人淡泊得如同菊花一样
出处
“人淡如菊”出自司空图《诗品》中的《典雅》,比喻人淡泊的如同菊花一样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继承了道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通篇充盈道家气息.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生发天地万物,二十四诗品也是道所生发的二十四种美学境界。其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对后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名篇。[1]
释义
“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和执着、拒绝霸气的心境。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淡定和执着。它有的是“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坚贞和执着,少的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这样的淡,能够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实内敛、拒绝傲气的心境。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内敛和朴实。生活中不缺少激情,但是每个人的激情都是一刹那的事,生活终将归于平淡,人终将归于平淡,一如平实淡定的菊花。人淡如菊,不是淡的没有性格,没有特点,也不是“独傲秋霜幽菊开”的孤傲和清高。人淡如菊,是清得秀丽脱俗,雅得韵致天然的一种遗世独立的从容和淡定。经过了世事的纷乱和潮起潮落的人生,生活把岁月刻在人的脸上,也刻在了人的心里,滚滚的红尘已经将细腻柔软的心磨砺得浑圆。这种浑圆不再有绚丽的光泽,这种浑圆就是一种淡然、朴实,它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不再作年少时的无病呻吟,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会手高眼低去投机。这种淡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它丰富而不肤浅、它恬淡而不聒噪、它理性而不盲从。
“人淡如菊”可以描写不居功自傲的人,他们平实朴素,淡泊如菊,理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