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只珂子
发现并不容易……
我以后要改改一急就大声说话的毛病。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有时候自我控制,但是成效并不显著。也没人监督没人抵制。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八成基因遗传的缘故。韩女士在家整天说话大嗓门儿,从小我跟我妈一犟起来,嗓门谁也比不过谁,我爹总慢悠悠的让我小点声小点声,对他就是一阵炮轰。
朋友告诉我,大声发脾气算好的,她每次吵架气的不行便摔杯子,或者乱丢东西。我想这是很多女人惯用的手法。我不提倡,何必呢,杯子摔得越响,心里就越爽?纯属自嗨,24k纯嗨!摔得越响,心里越碎。况且我这种人,是一年半载都不会给自己添置杯子这种物件儿的那种人。摔了还得自个儿收拾,太悲惨。
独处的难处,在于不管弄成什么样的烂摊子,都得自己清理吗?当然不,独处的真正难处在于没人在乎你是否心烦意乱。没人在乎为什么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了还会像一个幼儿园跟爸爸撒娇的小女孩那样,把东西从房间的这一头扔到另一头,把一个马克杯摔的稀巴烂,跟你的心一样。回头还得灰头土脸的自己收拾。多没面儿,杀人的心都有。
我很无聊,扯皮可以让我显得不那么无聊。学校生活枯燥无味,当然,我也不知道哪的生活不枯燥不无味。总期待着什么事情发生,不论好的坏的。可是好事发生以后,也就不觉多美好,不好的事发生以后,也去后悔之前多余的期待。最后还是枯燥无味。
就像有时候在店里打工,备货时需要把用完的空纸箱拆掉。重复着相同的步骤。
用刀割,压平,摞起来……
我想着今年还剩 40几天,年初做的计划基本都快完成了,书单也看了近四分之三。
嗯,用刀割,压平,摞起来……
想着算了,就做个老实人吧,思想陈旧又保守,努力赚钱,买房买车嫁男人,让老人孩子生活无忧。
用刀割,压平,摞起来……
想着不行,怎么着也得再作几年,年轻人跳的坑儿我得跳跳试试,什么花里胡哨的玩意儿我也得迎着上。
用刀割,压平,摞起来,捆好,放到垃圾间。一个小时工钱出来了,没什么开心,也没什么惋惜。
有时候不想按部就班,可是天生体制培养的惰性让人很难突破,想起小时候卖废品,课本总是动不得,有的是按一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到二年级语文数学来排列,有的是一年级的语文二年级语文,一年级的数学二年级的数学,一年级英语二年级英语这样来排列,可是无论按年级还是科目,我的书,都始终是排列下来的,没一本例外。去他妈的规矩。谁教的我。
现在竟不知为什么,就讨厌顺序,一点惊喜都没有。我从床底翻出一摞书,里面若是夹有本之前追过笛安的小说,我该激动的掉下泪来了。所以,人生也一个道理。我得时不时制造些什么,逗自己开心才行。
还有一件事,我妈说小时候卖破烂儿得的钱都是算我的,就算是这样,我的课本还是没动过。现在想想真特么彪,那个年纪要把那些这辈子都不会再用得着的课本全都卖掉,我就是我们家属院那片儿的一把手富婆儿了。给自己入手个美少女战士的铅笔盒,多洋气。
写在最后
这个月在看世相寄给我的书《布鲁克林的有棵树》,里面的小女主人公弗兰西有个鲜明的特典,她最喜欢的游戏,是琢磨人。这一点跟我很像。在外面的场所,陌生人我会死盯着人家看,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我看着那人头发又稀又乱,鬓角却十分锐气;我看人们打哈欠,慢慢把嘴巴张开,又迅速把嘴巴合上,牙齿不怎么白;我看着那小孩儿拱到桌下把她爸爸妈妈的鞋带都解开然后系到一起;我看着他们吃鸡翅,有人愿意把鸡翅骨头撕开来啃,有人直接用叉,吃完再咂咂手指头……
我就看,没想法。大概,成为有想法的人是没有套路的。兴许某一天,你读完了一本书、经历了一件事或是爱上了一个人,你便忽然间地成了这样的人。
我对“人”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