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开始练习单膝抬腿。
热身结束,找到身体立柱后开始单膝抬腿。先是慢走,然后慢跑,再正常走,如此反复。这样练习了25分钟,1.79公里。
整个过程中,感觉单膝抬腿时,小腿是放松的,只是落地时,虽然也是全脚掌着地,但还能感觉到地面的阻力;而且另一条腿抬起时,好像没有做到完全放松。
看来,还需要再练习几天。
接着做了三组俯身登山跑核心训练,感觉比前几天轻松了许多,加油!
回到家又做了健腹轮100个、夹腿器三组100下,拉伸两组。
所有动作做完,全身轻松无比。
晚上继续阅读《太极跑》。今天发现这本书真的如作者所说,需要全部读完之后再开始练习。
今天读到第六章“提高计划”时,发现我的计划还不是很到位,尤其是我并没有分析自己的现状,也没有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是简单的立了一个三周训练计划。
第六章讲到,做计划之前,要分析自己的状态和确立自己的目标,然后根据书中讲得循序渐进、一节课一节课的练习,不要囫囵吞枣。同时,要做跑步日记,这样每次跑步结束后都能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感知,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好的改善和发掘身体的潜能。
一、好的计划要考虑以下私四方面问题:
1、我的现状
目前,我47岁,跑龄五年,有两个孩子,女儿参加工作,儿子初三,在政府部门工作(平时很忙)。我习惯晨跑,一般五点起床,5:40出门,平时跑十公里以内,周六日偶尔长距离,配速6:30,最快5:20(可以维持两公里),呼吸刚刚顺畅(不过还需要改善),步频185,坚持热身和拉伸(所以体型比较匀称),不喜欢大团队一起跑,偶然和跑友约跑,参加过两次半马(成绩都在228左右),没去过外地跑马。
今年开始练习力量,练习核心。
2、我的目标
我喜欢运动,热爱跑步,所以我的目标是希望自己可以健康快乐无伤的跑到老,希望跑步可以让我的人生更美好。
3、现在生活中的需求
学会正确的跑姿,提升跑步能力。
4、每次跑步中的细节
我能想到的有:一是每次跑步结束后我都会进行拉伸,所以我的小腿不仅没有粗壮,反而更加纤细了;二是跑步的过程中,呼吸不是特别顺畅;三是跑步到一定距离后,腿部明显的沉重;四是跑步时不会核心发力;五是偶尔根据对大部队跑时,能感受到车轮的感觉。
二、跑步日记的重点:
1、记录跑步日记时,要记录自己是从什么状态开始跑步的;
2、要详细记录自己的身体感知;
3、要善于复盘。
三、评估现状:
1、身体方面:根据书里的几个问题,目前我的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唯一的是核心力量不足。我的静息心率应该是70吧。
2、精神:我一般用于晨跑的时间是两个小时;我喜欢运动喜欢跑步;跑步这五年,我慢慢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信,生活中更加充满活力;我比较喜欢两三个人一起跑;在执行一个训练计划时,我的自我驱动力还是很强的,因为内心的目标驱使我坚持;是的,我希望自己可以参加一次全马,而且配速是500;目前没有什么赛事,之前有过位参加半马而进行了十五天的训练;在跑步中我害怕的是受伤。
3、对太极跑技能的评估:
一开始是带着疑问和好奇打开了这本书,但是一读开就放不下了,就对“太极跑”这三个字痴迷了。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跑步日记。
太极跑尊崇的是“用核心发力带动身体四肢跑步”,和大众熟知的“利用肌肉发力带动四肢跑步”的理念截然不同。而且它告诉我们在跑步时,要专注于跑步,这样我们在用核心发力时,大腿小腿胳膊肘关节都可以放松;同时,跑步结束后,我们的身体会更加轻松,有时候都不需要恢复,仅仅进行一下拉伸,身体就满血复活。
这相比较肌肉跑,真的是非常令人着迷啊。
之前我跑步时,只要配速快一些,跑完整个人虽然很舒服,但是身体却告诉我她们很累,需要补充能量恢复。但是太极跑的跑步后的状态着实让我艳羡。
四、提问自己的问题:
1、屈膝抬腿(我的小腿习惯性的紧张);
2、让小腿放松的跑
3、有的还不是很清楚
五、确立以身体为导向的目标
我练习太极跑的目标是:
1、学会正确的跑姿,提升跑步能力;
2、让自己在跑步过程中是放松且享受的一种状态;
3、无膝伤、无伤病的跑到老;
4、能够轻松的参加一次全马;
5、在跑步时比开始时感觉还要好。
五、制定时间计划表:
1、一周练习四天:周一、二、四、五
2、晨跑,20--30分钟
3、练习方式:随意跑+跑姿间歇
跑姿间歇:交替做动作练习、不做动作练习:一分钟做,一分钟不做,每个动作最少做15次,直到20--30分钟结束。
最开始练习以下三个动作:站姿、从脚踝位置前倾、跑动时轻抬脚
4、每周固定一个或两个训练动作
5、周六距离跑(跑步过程中每10分钟关注一下身体立柱,时刻感知身体四肢是否放松,关注呼吸:两呼一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