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了我的故事,近五年来的成长,和工作上的苦乐!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L,我室友,一个牛脾气的山西小伙,喜欢游泳,骑山地车,爬山。
L于2012年硕士毕业后,来到杭州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实习,做数据挖掘工程师,那时,我们都领着1W的月薪,在同一起跑线上开跑,严格来说,这个起跑线仅是工资初始层面,因为基于过去不同的积累,未来提升的速度会有很大的不同。
刚来公司时,他在数据团队做假货模型,团队中,无论是资历还是学校,他都不占优势的,主管并不看好他。
工作之外L喜欢骑行,为了便于联系,L组建了一个骑行群,周末喊上我们一伙,去杭州周边骑山地车,几个月下来。倒是把周边大大小小的山坡、水库给跑遍了。
L喜欢爬坡,平路时,他领队我们可以跟上,每到爬坡,他总能远远的甩开我们。然后在下一个路口,等我们。
刚认识L时,感觉他是个很实诚的人,实诚的近乎小木讷,一起骑行时,会早早的到集合点等,人陆续到齐后就出发,没有多余的寒暄,不热情也不阳光。平时话也不多,表达很精练。
熟了后,发现了他独有的幽默,有时兴起会给大伙儿讲笑话,通常是,笑话讲完了,我们都没笑!然后他抓抓头说:“哦,不好笑啊!”样子呆呆的,蛮可爱。
主管让 L 跟着另一个同学一起做项目,L不太擅长主动沟通,程度员好像大多都有这个特征。在跟着另一个同学的几个月里,对方连原代码也没有给他看。L也不求人家,就自己写,不会的东西一点点的慢慢学,就像他学游泳一样,看网上视频教程自学,基于这种方式,前期成长得很慢,在半年度的KPI中,主管给他打了3.25(不满足岗位期望),主管告诉他:“团队必须得有一个3.25的名额,他是新人,而且没有做出成绩。”
L知道,主管并非和他商量 ,这是告知。
L很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现状,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说,他并不比同事们差多少 ,L喜欢学习,爱深入思考,不懂的问题非要弄通为止,这点在骑行上也很明显。
有次在杭州九溪十八涧骑车,我们骑着山地车,冲过一条条流水的小涧,玩得很开心,到中段时,有一条涧水比较急,石头很大且滑。车轮容易掉缝里,我们一个也没有冲过去。全掉在水里淋湿了。
L一遍遍的试,我们在岸边等他,原以为他试几次没成会走的,结果他和那小溪杠上了,一次次的冲,一次次的掉水,后面有个来杭州旅游的大哥,用单反帮他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终于,试了十几次,顺利通过后,才没有继续虐他的车,心甘性愿的和我们走去下一站。拍照那大哥姓黄,后来,黄哥还专门把拍好的十几个视频传给他。
基于这个习惯,他通常会把碰到的每个技术问题完全弄通后才进入下一个,在技术上面的功底,扎扎实实的打下了,同事有问题,也喜欢来找他请教,因为他全面且深入。
由于没有独立做的项目,平时总是做临时需求,所以,从结果层面来看,他确实是没有明显的产出。
接下来的一年中,L努力在技术上夯实,不间断的自学。然而,在团队中的位置,或说在主管心目中的位置,并没有明显改善,只是主管再没有给他打3.25了。
一直不能独立做项目,L也偶尔会和我们吐吐嘈,到了周一,回到岗位,L又认真的做回了码农,敲起起了小代码,无论工作再苦逼,周末的骑行和远方,是L那段时间最好的慰藉。骑行的快乐在于可以不断的触摸到身体承受力的边界,到目的地时,一起啃个西瓜,爽呆了。
入职一年半后,公司组织了一次数据大赛,L报名了。因为没有人主动提出要和他组合,L也没有主动找,就自成了一组。下班结束工作后,回来家里,开始忙比赛算法,几周下来,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L说,其实他也没啥预期,就是感受一下比赛,同时可以和大牛近距离交流接触也是很好的,这是最开始参赛时的想法。
别的组合中,由于通常是2-5人/组,可以分工配合,由于L是一个人做这些,所以经常要忙到深夜,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比赛接近尾声时,一次我们正在聊天,L接了个电话,刚接通没聊两句,他就惊讶得跳了起来,边上的我们被惊得不明所以,他冲过来告诉我们说,他比赛排名冲到第一了。
早在前两周,比赛进程到一半时,他的排名还只是中间位置,31名左右徘徊,上一次的交流会时,参赛小组分享自己的排名情况和算法。轮到 L 解说时,他说他组就他自己,他知道,在他当时排名那么靠后时,只要一报出名次,别人便不会再乎后面他说的,他的名字和他采用的是什么算法。因为大家都愿意听排名靠前的同事分享出来的干货。
而当时,这个暂时排在第一的结果,用的就是分享时的算法,只是重新调整了参数。当初那些他如此仰望的牛人,在比赛中竟然被他全部超越了,这来得有点突然,L开始是不相信的。数据每天一更新,第二天,一起床,就去刷最新战况。这也是之后比赛中每天第一件做的事情。
排名情况天天在更新,L 的名次也在比赛过程上上下下。预赛最后一天,坚挺的回到了原来的第一。
第二回合的决赛中。L 掉到第二名,对手最后两天逆袭,超了他蛮多,对于最后的PK结果,虽然被超,但在最后提升的百分点差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对手两天之内连续超他。说明对方很有实力,L尊敬比他优秀的人。开心的接受了这个结果,奖品是一台ipad mini。
数据大赛之后的一个月,L收到了一份邀请。
邀请他的是Y主管,来自数据科学团队,L和Y主管面聊后一拍即合,团队其它人员也接受L,面聊后,L预感到这是个好机会,而在当时,L 在原团队中也马上迎来了晋升P6的机会,在这个两难的决定中,思虑再三,L于是放弃了原团队即将到来的晋升机会,转岗。
吸引他的,不仅是他们将要做的项目,更是未来将一起工事的同事,团队除L外,其它的全是P9 P8配置,L是当时P5。相当拉风的配置啊!
而原团队主管,因为在比赛后慢慢看出L的实力,为了留他。帮他提名晋升+涨薪,L 告诉他,这一年多的临时需求,让他一直都没有独立做项目,就算转岗过去不能晋升,他也是要走的,现阶段,成长比较重要。
原主管又找他聊了几次,见L去意已决,便送上了祝福。
去了新团队后。L开始了疯逛加班模式,新团队的同事。在当时的他看来,都是优秀的大牛 ,L和同事聊完,每次都有茅塞顿开之感,能和大牛一起工作,L 感觉到每天都有进步,而且是指数级的成长。
主管Y非常优秀,交流起来简单直接,非常高效,L 之前苦不得解的困惑,经常能被主管Y点开。有很多思路的冲撞,主管Y会让L同时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同一套方案,取最优方案,这大大拓宽了L的思维,同时也能受到正向的刺激。
虽然经常加班,休息日除了偶尔骑行,大部分时间都是加班写代码、跑数据。他还是忙得不亦乐呼。
一年后,2015年时,团队因为一些原因需要重整,L也想借此机会,换家公司多历练下,于是在网上投了简历,有猎头联系他,上海面试了几家公司后,都收到了offer,工资是之前的1.5倍左右。最终他选择了上海一家科技公司,还是做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推荐方面的,去年底涨了一次薪后,如今L的工资已是4W。是四年前我们认识时的整整四倍。新工作也没有之前的工作忙了,很少加班,工作之余,有新创业的朋友找L合作,由他来负责技术。
也就在三年前,L刚入职时,所处被动局面和无力感,如今在择业上不仅可以更自主的选择,同时回报也是之前的好几倍,我亲眼见证了这些。对我的震撼也是很大的。
选择和努力,没有谁比谁重要。正确的选择加上适当的努力,即便在最灰暗的时候仍傻傻的坚持 ,因为那是为心灵锻造肌肉的时刻。当蜕变成了更强大的自己,机会来了才能把握得住,也趁着机会一路而上,进入更广阔的天地。而这时候。之前练就的肌肉,可以助你跑得更快更远,进入这个正循环时,会逐渐变得强大。而强大,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