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分裂者的行为失常离经叛道,甚至荒诞不经,因此,不论具有分裂样人格特征的个体是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我力量是否足够强大,人们都习惯于将他们视作病态
分裂者备归于病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属于相对小众的群体。
分裂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分裂者在气质上容易反应过度活跃,对刺激过度警觉。似乎分裂者的神经末梢比我们更接近于体表。
从经典驱力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分裂者似乎固着于口欲期。他们回避交往,从幻想中寻求满足,并排此现实。
机能健全的分裂者在情感方面令人吃惊的缺乏防御,他们内心像是缺乏改变自己和世界的动机,甚至连逃避惩罚的意愿都没有,他们会因缺乏基本的安全感而感到焦虑。
分裂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分裂人格所特有的防御是退缩到内心世界之中。他们会运用投射,内摄、理想化和贬低,也会具备其他多种防御。
他们很少应用掩饰情感和感觉的防御机制,比如否认或抑制;同样也很少使用与非好即坏为特征的防御方式,比如间隔化、道德化、抵消、反向形成及攻击自我。
因此,尽管对他人传递来的情感都有明显的觉察,但仍显得迟钝,平淡或不合时宜。
分裂者最具适应性和令人称道的能力当属创造力。只有超凡脱俗才能够独具慧眼,因此,治疗分裂样患者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他们将孤僻和退缩升华为创造性活动。
分裂者的关系模式:
分裂者最主要的关系冲突包括亲近——疏远,爱恋——恐惧。在他们的主观世界中充斥着深深的依恋矛盾。他们渴求亲密,但害怕被吞没;既想保持距离,又难耐孤单寂寞。
分裂样自体:
分裂样人格的个体最为突出的是对社会期望的漠视。他们毫不在意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也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分裂者的自体永远和他人保持距离。
分裂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治疗分裂样来访者时主要面对的移情——反移情挑战,是既要进入他们的主观世界,又要避免唤起来访者对侵入的焦虑。具有分裂性格且无精神疾病之虞的个体是分裂样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很少像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那样,激起治疗师的困惑或防御,但二者的治疗需求是同样的,只是前者程度稍轻。
诊断的治疗意义:
鉴于分裂样来访者会对侵入产生恐惧,因此,治疗师象征性地将椅子搬离来访者远一些,以躯体语言表明不会对其侵扰、催促、代替或压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普同化是有效治疗分裂样来访者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他们很难相信别人会理解自己的过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