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是《孔子传》前三章内容,对孔子的先世、父母和其早年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首先,从第一章了解到:孔子先世是商代的王室,之后经历了由王室到诸侯、又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后失卿位,转为士族之家。每一次转变中都有一段奇事,看来孔子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是圣人之后啊。或许这也是几千年来受人尊奉的原因之一。《三国演义》中为什么刘备在正史或外史中都处于正面想象,也正是和他是皇叔的身份有关呢。
其次,对孔子父亲叔梁纥以及母亲颜徵在有了进一步了解,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叔梁纥武力绝伦,在当时以勇称,抉举其悬门的那幅画面让人震撼。《史记》中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这个身高据推算,相当于现在一米八几,对于当时来说,真是一位长人了。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非常熟知,《三字经》里就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唱。对于孔母教子的故事,人们知之甚少,孔子三岁丧父,孔母年轻守寡,后择良定居,住的三间房,特意选择一间作书房。孔母亲临授教,外傅佳堂。让我们看到一代圣人的身后,正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可惜,孔母也较早离世。而孔子此时将父母“合葬”一事已看出孔子临事缜密。
《论语》中孔子自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又曰“三十而立”,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之志于学,乃是一种超越时代,会痛古今之学。”孔子早孤家贫,急谋出仕,多能“鄙事”,当然,这个“鄙”是不同于现在“卑鄙”的“鄙”,古文中的“鄙”大多有“粗俗”之意。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这句中的“卑鄙”就是“身份低微、目光短浅”之意,当然,此属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