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准备是用心良苦的败笔。它使你一生都无法做成想做的事。”看书时读到这句话,我愣住了。以往接受的认知是,一定要做好准备,有备无患。现在我才知道,要做好准备,但不要过度准备
-
过度准备的人为什么会失败?原因之一是,他们害怕不确定性。所以他们会预设因难,企图在做事前排除因难。但是,长期的过度准备,只会阻碍行动,导致这一生都无法做成事情
-
1、 不要预设困雞
人最大的阻碍是自己,多数的恐惧是自己想象出来吓自己的。过度准备会带我们偏离初心目标,脱离行动,掉入内耗的漩涡。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2、不要设定太高期望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设定超过能力范国太多的期望。
什么样的期望是合适的呢?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①有过往经验可以参考,在经验之上增加一点期望
②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比如时间、精力、资源等
③设定分级目标,只要达到最低目标,就值得庆祝
④在舒适区外围,需要用点力气但不至于太费力
3、不要追求完美
我发现很多爱拖延的人,都是因为“完美主义”,总想着要一口气做到最好,于是停留在准备阶段,无法开始行动。如果总想着准备好了再去做,那么就会永远都在准备状态,无法成事。
今天我在读 《宝贵的人生建议》,其中有个建议我很喜欢:“快速地失败,频繁地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追求完美的人害怕失败,但其实,只要能从失败中提取经验,失败也会有价值。
4、不要被状态限制
好的状态,当然能促进行动,但不应成为拖延的借口。没有状态,就创造状态。
“过度准备,是灵感的敌人。”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不害怕不确定性。他们可以在每一次变动中,随机应变,主动调整行为、化解问题。
勇敢地开始行动吧,花开了才会有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