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刮了一夜的西风,芭蕉也凋落了,满眼中尽是稀疏的花儿凋残。纳兰拊掌孤倚楼内,满心愁绪,无法排遣,只能满腔幽绪寄于酒中,一杯浊酒诉衷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酒与诗人,即是一对难舍难分的朋友。酒无诗人,则少了几分诗意,多增几分市井俗气;而诗人无酒,则少了几分豪气,多了几分孤凄寂寞。在酒里,诗人找到了理想中的自己。醉时有横宇立马之感,而醒后徒增几分失落,几分悲愁。
酒醉无法换得永远的安宁。纳兰只能在书中寻找久失的宁静与纯真。读书吧!读什么呢?《离骚》。
为什么要读《离骚》呢?因为《离骚》是楚国诗人屈原写的抒发明志的诗篇,因为纳兰与《离骚》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纳兰之于《离骚》,就如同鸟之于林,相依相契。
纳兰在书中洗尽了“澎湃之心潮”。酒,借酒浇愁愁更愁,唯有醉中解千愁。书中自有忘忧草,愁亦自消,所以,唯有书以解忧。
纳兰能在书中忘却世俗的烦恼,洗尽心中的浮躁,也是一种成全。
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