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到一个亲戚家做客,自然也不喜欢他家里到我家来做客。原因很简单:我受不了他家的孩子。
亲戚夫妇俩都在矿上上班,如今退休在家带孙子。因为是三代单传,老两口和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孩子宠溺得不成样子。每次到他家做客,小孩子都像个猴子一样上窜下跳,一会砸砸这个,碰碰那个,一会又缠着爷爷奶奶去买玩具。吃饭的时候,菜刚端上桌子,他已经下手开抓了。
按理说,已经六岁的孩子,应该开始懂得一些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了,可是他却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
孩子奶奶看到了也没有制止,还自责地说:“看看吃饭晚了,孩子都饿了。”大家都互相尴尬地笑了笑,不出所料,孩子抓过的那几盘菜剩得最多。吃完饭大家一块玩扑克,孩子非要抢过去玩,把扑克洒得满屋子都是,牌局自然也是不欢而散。
这样的孩子自然不讨人喜欢,即使我们再爱自己的孩子,也要让孩子懂得尊重,过度放纵娇惯只会让孩子讨人厌。家长不进行及时的说教,对孩子的坏习惯听之任之,到头来孩子娇惯成性,恶习满身。
相对于丰厚的物质条件,良好的教养更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丰厚的土壤,很多人以为顺从孩子才是真爱,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我们都听过“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的时候偷拿邻居家的针,他的母亲当做没看到,没有及时制止,等他长大了,发展到偷金子,最终被逮,也对母亲十分怨恨。
如果在孩子第一次出现偷拿别人东西的情况时,他的母亲就及时,把道理讲清,让孩子受到应有的教训。孩子心生怯意,认识到错误,从而不再继续偷盗,估计他的人生应该是另一番模样。
孩子像小树一样成长,家长要做的不仅是提供养分,还要帮孩子剪除杂草,坏习惯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杂草乱枝。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习惯的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严厉制止,及时纠正。一旦这种行为成为习惯,就很难再改掉。
上周末和朋友一块去逛街,她八岁的女儿跟着我们。在逛到商场玩具区的时候,小姑娘看中了一套最新出的芭比娃娃玩具套盒,便吵着朋友给她买。朋友说家里有一套根本没拆过包装的,所以现在还不能买。
小姑娘不愿意了,立刻坐在地上哭闹起来,说什么也不走了。朋友一看气得:你又来了!立刻开始数落起来,各种不应该买的理由。可小女孩说什么也听不进去,竟然开始在地上打滚。
周围围观的顾客有很多,嘀嘀咕咕地说:“闹成这样,给她买了吧!”“真狠心,孩子都哭成这样了!”
三五分钟后,朋友拗不过,也不愿意再被别人围观,败下阵来。
小姑娘看目的达到了,立刻从地上爬起来,擦擦眼泪,抱着战利品喜笑颜开,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整个过程我都没有劝朋友买或者不买,因为我认为朋友既然刚开始已经告诉孩子不买了,就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将理由告诉孩子。一旦说了买或者不买,就不应该再因为孩子的举动做出改变,应该坚定的向孩子说不。让孩子知道,哭闹不能让大人改变立场,无理取闹不能达到目的。
我把自己的观点说给朋友听,朋友无奈地说:刚开始的时候她哭闹孩子的爷爷奶奶就随她,现在一遇到这种情况她都这样,我实在没办法了,实在改不了了。
如果在孩子第一次哭闹的时候你妥协了,那么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孩子一定会故伎重演。因为我们的孩子太聪明了,他们在第一次尝试尝到甜头以后,他们就摸到了大人的七寸。他们知道,只要自己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一番,大人一定没有耐心和自己争论,自己的目的一定能够得逞。
所以,对于孩子的坏习惯,我们一定要做到慎始慎初。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初始,就坚决地制止,杜绝孩子的侥幸心理。
在教育孩子时,自然不能过于限制,不然不利于孩子的天性自由发展。但是不限制不等于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听之任之,对孩子的负面行为姑息纵容。
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仅不及时纠正,在别人提出来时,反而替孩子找借口,错误地护短。他们不知道这会给孩子情商发展造成阻碍,还私以为这是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
夏天的傍晚,楼下的广场上常聚集很多孩子,大人们在旁边聊天,孩子们在广场上玩耍。楼下的乔乔长得虎头虎脑的,活泼好动。但是他有个坏习惯,就是爱对小朋友动手动脚,孩子们在一块玩耍的时候,乔乔不是把这个打哭了就是把那个推倒了。往往是一个一个孩子跑过来告状,乔乔都是“罪魁祸首”。每当这时,乔乔的奶奶往往都说孩子还小手下没轻重、磕磕碰碰的很正常云云,语气里似乎还为孙子不吃亏感觉很自豪。
这种情况多次出现以后,广场上的孩子们应该是听了大人的话,都不喜欢和乔乔一块玩耍,一群孩子在一块玩得很开心,乔乔一来,立刻都跑开了。乔乔奶奶撇着嘴说:“咱还不和他们玩呢!”
有的家长不教育,还有很多家长只重视口头教育,在生活中却不以身作则。
你一边教育孩子要保护环境,自己却随手乱丢垃圾;你要求孩子少看电视多运动,自己却窝在沙发上抱着手机不离手;你要求孩子吃饭要爱惜粮食,自己又乱丢食物;你天天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却为了省一分钟的时间带着孩子闯红灯……
你无意识的一个错误引导,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这么做是可以的,爸爸讲的道理可以置之不理。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这些坏习惯带给孩子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会跟随孩子一生。
教育孩子,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千万不能嘴上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家长要做个好榜样,孩子才会严格要求自己,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高,成长为让别人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