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尽在三月天,和煦温静的阳光诱惑着我,摩挲拂面的春风引诱着我。午餐后,有老苏与冲仔的相伴,一路打趣,一路闲聊,顺着随意的路线走着。顿感气顺,身轻,神爽。
停足于园区的池塘边。一些野生的柳树,也不知怎么的就繁殖生长出来,往日里,竟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与成活。当发现时,却忽如一夜春风来,它已长出六七米之高,树干大如碗粗了。
靠近柳树时,我惊讶于自己的发现。柳树紧紧靠近钢丝网围墙存活,一根钢丝竟然深深的渗入到树干里面。柳树除了留下一个大大的疙瘩外,无视钢丝网的阻扰与压制,按照自己的姿态与心情,卯着劲自由快乐的生长着。
我抬头深望这棵树,好一颗“哲学”的柳树呀!柳树的哲学让我所悟。
人应该像柳树一样,无视外界的腾云跌浪,心中坚定有一个“自我”。在人之下,以己为人;在人之上,以人为人。当人生蹒跚起步,尚未走向辉煌,未能取得成功,此时要“以己为人”。见到功成名就之人,我们更应神定气稳,穷且意坚,不坠青云之志。更可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披荆斩棘,勇往直上,追寻心中的所期所望。
历经秉烛夜读,越过呕心沥血,走向了泰山之顶,此时要“以人为人”。压制心中渐起的狂妄自大,抛弃脑中回旋的唯我独尊,关闭前面的眼中无人。平等待人,用情化人;尊重与人,用心感人,实现“人我相一,我人无别”。
有了尊重,就有众志成城;有了平等,就有所向披靡。
人应该像柳树一样,无视困难险阻的轮番来往,心中坚毅有一个“包容”。包天下可包之事,容天下可容之人。
打败对手最高明的方法就是将对手变成朋友。对手变成朋友的过程,非有“包容”之心不可,非有宽广的胸襟不可。重利之人,蝇营狗苟,鬼鬼祟祟,没有了大气,没有了气魄,更没有了包容。在斤斤计较中,盘算着生计,算计着人生。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封家书,一份包容,成就了道德典范的”六尺巷“。它显现出的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胸襟与心怀,更显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与人性。
有了包容,就有了胸怀与姿态;有了眼界与格局。此后握手言欢的就只有成功,就只有腾云直上。
伴随一阵清风,送来一丝柳条与我面前,我轻轻握手与它,表达我对柳树的“传道解惑“的感激与深情。
柳丝不理我意,脱手而去,跳着婀娜的舞姿,自由而逍遥,随心而自在,似如一位得道高人,挥动麈尾,布道于世人。
好一个大道归心的柳树呀。
我又深情的多看了两眼。
时光尽在三月天,处处生机道法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