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继续读贲友林的书。这一段是贲老师给孩子们写书的事儿。当你的每本作品里边都有自己学生的时候,学生也特别兴奋!人人都爱刷存在感。当你告诉孩子,这本书里边有你的时候,孩子们真的很兴奋,也很认真,那么他就会在你的课堂上想更多的让你去关注她,这个时候学生会很主动地思考、展示。这样老师关注她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好的习惯。贲老师为学生而写,为书中的学生而写,为未来的学生而写,写之前的学生,激励当下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走进贲老师的每一本书中。
书是催化剂,让学生的每个日子变得闪亮起来,因为学生期盼在贲老师得书里出现。他们会在课堂上很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很积极地一个一个的说给老师听;他们的作业中会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她们会在课后主动找贲老师,告诉老师的想法;申请预约,课堂上与全班交流。前教育部长周济在河北农业大学考察的时候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那老师呢,就是把论文写在教室里,写在自己耕耘的这一片教育沃土上。把自己的所做、所说、所思记录下来,记录了自己,记录了学生,用文字记录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籍,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
日子本来都是平淡无奇的。但当我们主动赋予这些日子以特殊意义的时候,这些日子也就闪亮起来,当我们再回首的时候,也就多了一份滋味,体会到了自己才能体会到的幸福,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自己,创造自己。
这对于新入职教师,简直是最好的法宝,因为新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有朝气,有想法,有动力,有活力,有文采,如果认真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也就是大学的理论和教学中实践真正结合了,能够使新教师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及时纠正自己前进的方向,记录、反思、行动、提升、成长。这不就是叶澜教授所说的,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不是有可能,是一定能成为一位名师!
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