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红楼梦》正在热播。那时候,对于电视剧的主题没什么太深刻的理解,却对里面的两个主角——林黛、王熙凤印象深刻,甚至一度非常纠结,我到底是成为林黛玉那样的人好呢,还是王熙凤那样的人好呢?一个是楚楚动人,敏感清高;一个是杀伐决断,八面玲珑,各有各的精彩。于是,我有时候会“豪爽”地哈哈大笑,有时候则会默默地低头沉吟,差点“精分”。当然了,这些想法和表现也只有我自己在意罢了,在别人眼里,那些表现不过是一个性子还不稳定的小屁孩的正常反应。长大了,才知道,偶像可以有,但独一无二的自己才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回想小时候,成长中的小烦恼是那样真实,直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看完《勇气与成长系列》这套儿童绘本,书中的好多句子触动心扉,与小时候的好多画面一一对应,心里不禁有些遗憾——如果那时候能看到这套书估计就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心思了。
之所以有这么多共鸣,可能是因为这套书的作者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师的缘故吧。也因此,这套成长系列的书(共五本——《这就是我》《做自己的勇气》《思考上帝的勇气》《敢于尝试的勇气》《忠实内心的勇气》)的主体并不像一般的故事书那样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而是一个个类似格言的句子或者孩子们常见的想法、行为或场面。作者认为“孩子与成人处于持续的相互影响中”,所以,她直接用短小但立场鲜明的句子告诉孩子:“所有的生命,不论孩子、大人还是动物,都会有强烈的恐惧。”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谁也不知道上帝是不是人的样子,是男人还是女人,连声称了解上帝的人也不知道。”所以,你不知道很正常。“甚至大人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渺小------因为世界比他们大多了。”“我们不必害怕向别人寻求帮助,也不必畏惧与人相处。”这些在成长中,最容易让孩子们困惑或者头疼的问题,作者都做出了明确的知道。同时,在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同时,书中也指出了一些错误的行为方式:把脸涂白吓唬别人,对别人恶语相向,甚至争吵,对自己的否定和不自信,等等。有这些想法是正常的,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鲜明的对比之下,很容易让孩子就能判断出对错,并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直白的话比故事更简单直接,直击儿童内心,也就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当然了,如果只是几句格言确实不够支撑起一本书。作者另辟蹊径,每本书在孩子的成长故事中还插入了一个不太显眼的小故事(《这就是我》除外)作为作者观点的具体体现。如,在《敢于尝试的勇气》这本书中,作者安排了一只毛毛虫成长、蜕变、化茧成蝶的故事;在《做自己的勇气》这本书中,则讲述了米奇(一只离队的蚂蚁)和达达(一只正在破壳的小海龟)的故事,因为勇于做自己,最后都收获了成功。《思考上帝的勇气》一书中则用萤火虫的问答揭示了上帝存在的意义。这些故事作为作者观点的补充,不仅让内容更为丰富,还让故事的形式更加清新活泼。孩子的成长和小动物的成长相互交错,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的形象,生动有趣。
和故事内容相对应的是书中的插图。作者用大一些的插图来阐明观点,体现观点的内容,让那些理论更具体、更形象,打开插图孩子就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对错,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话。而故事中的形象则用小一些的插图围绕在大图周围,作为大图的补充。故事人物的语言在大图旁边用不同的字体或者让整串字体变形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主次分明还让人有一种寻找、发现的乐趣。亲子阅读的时候,家长不妨分开读。第一遍先给孩子读那些大字的部分,看孩子是否理解,第二遍再读小字部分,把那些小字部分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下来,或者让孩子自己找出那些小动物的行动轨迹,试着自己说说,都是很有意思的尝试。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还可以就某一个问题排练一个小话剧,人物形象和故事发展可以参考故事一开始的出场顺序,或者也可以演一个场面,教育效果应该会更好。
这套书把阅读年龄限定为4到7岁亲子共读,七岁以上独立阅读。可我觉得,不仅孩子们有必要看这套书,大人们也应该看看。毕竟,成长是一辈子的事,不仅是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发现自己,不断更新对自己的认识,然后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