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资源 需求 破局 正向创业 颠覆式创业 空想创业 草根创业
字数:1624字,建议阅读时间5-6分钟
清华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宁向东对于管理有个定义,叫破局的智慧。所谓局,就是人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怎么破局,有三种方法:一是调整资源属性;二是重新定义资源;三是重新定义自我。
我觉得这套理论运用到创业上同样适用,创业也是一种破局。笔者认为创业的本质就是对接资源和需求。而如何对接,就是一个局。只有先破掉这个局和后续的连环局,才算是创业成功。对接的过程就是整合身边的资源,创造价值或者传递价值,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帮用户破局,也是给自己破局。
帮用户破局,是解决其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每个创业都是为了解决某种社会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机会。滴滴解决了人们出行打车的问题 ;摩拜解决了短途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给自己破局,就是通过资源整合,完成从创意到产品的过程,解决创业难题。
这里面谈到了两个维度,一是资源,二是需求。我们的创业破局就要从这两个维度开始。而根据这两个维度,会产生四种类型的创业。
第一种类型我们称为“正向创业”,资源和需求都是正向的,都对创业产生正向的推力。创业者需要做都是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者服务,通过产品对接资源和需求。这种创业的成功几率相对比较大,因为创业者清楚用户的需要,也有让产品落地的资源。
很多传统行业的销售创业属于这种类型,手头有客户,也知道客户的需求,早期通过代理国外的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这种直接的对接能让公司很快运转起来,有的老板在后期会自己投入生产,从传递价值转型到创造价值。
如果我们身边的资源,和市场上的需求,能够有一个可行、清晰的链接模式,不考虑后期的运营和竞争,这种模式创业的成功几率是最大的。
第二种类型我们称为“颠覆式创业”,这种模式有资源,但需求是负的。创业者通常研发颠覆式的技术,用革命性的产品来创造和引领消费者需求。这种模式风险很大,因为客户可能不买账,在将负需求转化为正需求的过程中失败,导致整个产品覆灭。
在诺基亚是手机业霸主的时候,苹果推出了智能触屏iPhone,刚开始大家并不看好,10年前他们是这么看的,《商业周刊》认为,iPhone不会对黑莓构成威胁。彭博社认为:iPhone影响力将微乎其微。还好,用户不这么认为,由此乔布斯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而SONY发明的MD则遭受了相反的待遇。1992年SONY推出了MD,2013年正式停产。MD推出之初在日本风靡一时,但是在和ipod和MP3格式的竞争中,索尼败下阵来。
颠覆式创业需要创业者能准确的把握消费者的隐型需求,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乔布斯毕竟只有一个,伟大如SONY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第三种创业我们称之为“空想创业”,资源和需求都为负,要想在两个维度上去扭转,难度实在太大。就比如互联网创业要创建一个平台,如果只是一个想法,供应商和用户两头都没有搞定,那么成功的几率很小。
做平台有没有成功的?有,但是那就不只是九死一生了。如果说创业是掷骰子比大小,其成功几率是1/6,那么做平台就是要投掷6个6,成功几率是1/46656。
如果创业者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搞清楚用户的真正需求,自以为是的“刚需”其实是“伪需求”,这样的状态还是建议先积累,积累人脉资源,提升自己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就如猎豹在捕食前先要蛰伏,判断风向,鹿群数量,体力,逃跑方向,等到机会来临时才能一击致命。
第四种类型我们称之为“草根创业”,创业者发现了市场的需求,但是资源是负的。这种情况是大多数普通创业者面临的状态。
还好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果创业者有好的创意,并且也清楚如何让创意落地,是有机会通过借势来实现自己目标的。现在创投圈的情况是,资金过剩,好项目太少。创业者通过和专业投资机构联合,将资源属性由负变为正,这样就切换到第一象限的“正向创业”。
我们发现,通过对资源和需求的组合,存在四种创业类型:正向创业、颠覆式创业、空想创业和草根创业。要想让创业成功的几率最大化,就需要从通过改变资源或者需求的属性,从其他象限切换到第一象限的“正向创业”。只有资源和需求都是正向推动力的时候,才能顺势而为,破局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