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说到手机,早上我去看看放大宝手机的地方,居然是空的!平时都是我保管,周末才给她。我的心也一下子揪起来了,不知道拿了几天了,也不知道这几天几点睡的。做完早饭去敲门叫她起床,发现门意外地反锁了。按她那么懒得动的个性,上床了是绝对不高兴再起床的,肯定是为了玩手机才把门反锁的,我心里更闷了。以为经过上次那么大的冲突,已经达成共识了,结果又来这么一出,有点失望。我直接问她:手机拿走了么?她矢口否认,一脸无辜的样子,真假难辨。早上时间紧张,不能多论,她先上学去了。
我第一反应是失望和生气,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平复想责问的情绪,开始思考她最近的表现。如果没有发现手机不见了,她最近的学习状态都是OK的,我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否定她所有。另外,她的需求是什么呢?和朋友聊天?打游戏放松?这样想着,我也不再那么生气和激动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早上又接到小宝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信息,说周末数学作业没做。我晕。这么大胆子连班主任的作业都不做?想到平时这个老师对小宝和我的照顾,我又觉得对不起人家。
两件事,盘绕在心头过了一天,提醒自己先不下评判,多回顾行为,多了解信息再说。
傍晚小宝放学到家,依旧给我打个电话,我顺势了解了一下情况,没用责备的语气,小宝告诉我,他记错了作业,应该做大练却做了小练,蓝蜗牛上的题目,他和我讨论完在草稿纸上画完,以为做好了,就没再看。原来是这样,不是他故意不做作业的。
接下来整个晚上的作业状态也挺OK,在九点半之前完成了所有作业。我肯定了他。
吃晚饭的时候,班级群里物理老师发了测验成绩,大宝是唯一一个满分,被老师点名表扬了。她非常开心,因为物理她原本不是很有信心。趁她心情好,我说:把手机还给我吧,国庆再给你玩。她意外地承认了,确实是她拿了。我也没有再追究,拿手机的时候问她要不要再玩一会儿,她说不要了。
九点多她就歪在床上,昏昏欲睡,还有一样赏析作业没有完成。我看她困成那个样子,心里想:不知道晚上玩手机玩到几点了!不过忍住了责备她,让她先睡,赏析作业我帮忙做了。
反思:
1.当发现手机不见的那会儿,人是慌乱的,很多担心,逐渐找回理智后,回顾事实而非自己吓自己,出于长期以来和大宝良好的关系以及平时对大宝的观察,找回对她的信心。早上她不敢承认,是不知道我会怎么反应。撒谎是因为害怕被惩罚和责备。
2.小宝的作业我没有用质问的语气问他,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我担心的那样严重。他回来后补救了错误,在老师那肯定也挨了批评,我就没有再给他压力。平稳的情绪让晚上的作业比较顺利。
3.当孩子犯错,我的反应决定了事情的走向。而我现在的选择,正是我一直以为深信不疑的“当孩子在安全、接纳的环境下,TA会朝着正向发展”这一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我曾经有过长时间的惶恐、担心,今天再次体验到了信任孩子后的力量。
4.替孩子做作业不一定可取,只是我个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