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4个小时车程,我也算是远嫁,结婚前10年几乎都在娘家陪父母过的。
今年初二,早上6点多我们就开车出门,没有想象中欢喜,也感受不到曾经回家的风是暖的。
10点我们开车就进入村口,看见爸爸在路边和几个人聊天,弟媳妇一家去她的娘家了,推开熟悉的门,院子里一切如旧,打开曾经我的房间,一半空间散落一地侄子侄女的玩具和堆成箱衣服,无从下脚。
走到床边,还是我上次走时叠好的被子,没人动过,但是潮的,我让儿子抱院里晒一会。
中午自己下厨房做了四菜一汤,队友陪爸爸喝点酒聊聊天,孩子一边玩,我收拾碗筷拖地,明明这里有着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只因没了妈妈的身影,如今却变得那么陌生。
随着时间流逝,一切都在变化。其实娘家的路,没你想象的那么好回;在婆家的日子,也没网过看见的这么难过。
一切,全在于自己的心态。”
1️⃣ 娘家的路,没那么好回
小时候,总觉得娘家是永远的避风港。
可远嫁后才发现,回娘家的路,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我房间的被子还是妈妈在时准备的,一直没人动,再也没人晒过,只有我偶尔去了睡时会晒一下。
以前,妈妈总是大大小小的围裙,我进厨房做饭,随手都能找着,菜都在厨房里,我随意做就行。
如今找一圈才知道菜在哪里,冰箱里冻成冰块的肉,另一个房里地上的菜。
弟弟一家快晚饭时回来,我想着聚一聚多呆一天,初三做饭时,看着弟媳妇不熟练的样子,估计平时弟弟或爸爸做饭会多些。
昨晚的被子有些潮,也下着小雨,我已经感冒,头晕乎乎没人发现,不想吃饭已经想早点走了。
2️⃣ 婆家的日子,没那么难过
以前总觉得,在婆家过年是一种‘任务’。
要早起帮忙做饭,要陪亲戚聊天,要应付各种琐事。可今年回婆家老家过年,我突然发现:婆家的日子,其实也没那么难过。
婆婆知道我心情不好,做饭没让我动手,早上起床饭是做好的,中午晚上也是等着吃,闲时给我介绍老家的家长里短当地习俗,公公带着孩子买一堆鞭炮烟花。
原来,婆家不是‘战场’,而是另一个‘家’。只是这个家,需要我用时间去适应,用心态去接纳。”
3️⃣ 过年,是一场心态的修行
远嫁的女儿,过年就像一场‘双城记’。
在娘家,我是女儿,却不再是孩子;
在婆家,我是媳妇,却不再是外人。
两种身份,两种期待,两种责任。
曾经,我总觉得自己是‘夹心饼干’,两头不讨好。
可今年,我突然明白:过年,其实是一场心态的修行。
在娘家,我不再纠结于‘客人’的身份,而是珍惜每一刻陪伴家人的时光;
在婆家,我不再抱怨赋予的‘任务’,而是感谢她们给予的温暖。
4️⃣ 妈妈不在,但她的爱还在
妈妈不在,娘家也不再是从前的娘家。
弟媳妇虽然不熟悉做饭,但她似乎努力学着;弟弟虽然笨手笨脚,但他也有男人担当,能下厨房,事业也独当一面。
虽然妈妈不在,但她的爱留给了我们,也给我留下血脉亲缘。
我们也在努力学着适应,让这个家,继续温暖下去。
你是远嫁的女儿吗?今年回娘家了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