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
“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呐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呐,喊得那黄河拐了弯呐。”
在奇险俊秀的华山脚下,有这么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他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之一,起始于西汉,发展于隋唐,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华阴老腔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激昂的唱腔、洒脱的表演,在我国民族音乐大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护和发展华阴老腔,不仅是保护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需要,也是音乐工作者汲取音乐素养,激发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2006年,华阴老腔已入选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谭维维和华阴老腔艺人在央视春晚上为观众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而老腔具体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火,他和秦切腔又有什么不同。
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是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后台是皮影戏,唱戏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双泉村。据《华县志》载:老腔皮影又名拍板调,于清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就已盛行于华州(今华县,后来改为化州区隶属渭南市)。(来自百度百科)华阴市东临潼关、西接华县、南依秦岭与洛南县接壤、北隔渭水与大荔县相望的独特土地造就了老腔的独特唱腔特点。
华阴老腔,发源于明末清初张家户族的家族戏,老腔本身其实是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后台是皮影戏,来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了,据传西汉年间,为了便于船工的统一指挥,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后来逐渐音乐化形成了老腔。
而老腔的歌词多取材于历史战争和社会现象,歌词充满阳刚之气,也使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的感觉,更传奇的是,华阴老腔至今还保留着相当传统的继承方式,只传本姓家族至亲,不传外人,传男不传女。
华阴老腔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语言性,声腔和唱词紧密结合,腔由字生,声色圆熟,且腔体彻满,并把说、念、唱交织在同一唱段中,呈现出声腔艺术发展初期由声腔向戏曲过渡的明显痕迹。
华阴老腔属于板腔体的声腔结构,具有浓厚的北方板腔体戏剧音乐特点。板腔体又称板式变化体,是指以某一基本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拍、力度、旋律等要素的变化,在旋律和曲体上采取扩充和紧缩的手法,从而逐渐演变出一系列不同的板式,形成一套具有多种戏剧表现功能的唱腔,这种唱腔总体上被人们称为板腔体。华阴老腔的基本板式有拉波、慢板、流水、哭板、滚板、飞板、花站、走场子等,具有浓郁的关中地方特色。
华阴老腔的表演者都是千真万确的农民,白天要种地,傍晚从农田里回来,拿起自制的月琴、板胡和梆子,唱起两三百年前古老的歌谣。惊堂木“啪”地拍在长板凳上,喇叭“呜呜”,铜锣和钟铃齐鸣,瞬间把人带回两军对阵的古战场前。表演的老人们个个精神抖擞,甚至可以说杀气腾腾。
如今华阴老腔也面临着传承难的问题,古老的唱法已不得年轻人的喜爱,在现代的环境下举步维艰。
剧作家苏叔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灵魂所系,命运所系,是你之为中国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那些根本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