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这样一段真实的经历:“小时候,看外国电影里,父母会经常夸自己的孩子,我问父母,为什么你们从来不夸我,你们也夸夸我好不好,父母皱着眉头看着我,冷冰冰地说:‘有什么可夸的,你有什么值得夸的地方,小孩子夸得多了就变骄傲了。’后来我有表现好的地方,父母也总是告诉我,‘你看看别家的孩子,比你做得要好。’于是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了,现在我已经年近30岁,在公司也做到了管理层,可是我从来不会去称赞我的同事和下属,甚至不知道怎么去感谢别人。每次想表达自己,总是感觉噎在喉咙里,什么也说不出来。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原来原生家庭影响我的,真的会刻在骨子里,跟一辈子。”
小时候,你一定曾想过,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怎样怎样的人,如果你的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曾经伤害过你,你一定也想过,等我长大后,一定不要那样去对待别人。可是长大后的某个瞬间,你会发现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你的家人一模一样,那种后知后觉的无奈与悲哀,伴随一生。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声不响,深入骨髓。
影响人的性格与心态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等我们意识到的时候,那些影响早已长成我们的三观。小时候,我们或许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搞着有趣的发明,尝试一些新的挑战,有的父母可能会鼓励,“你能想到这个啊,真棒!”还会陪伴孩子一起去尝试。而有的父母则会嗤之以鼻,“好好学习就行了,别做那些没用的事!”
如果遇上第一种父母,那孩子就会对大部分事情充满热情和信心,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大胆尝试生命里的每一种可能,对生命中每一个挑战充满信心。可是如果遇上第二种父母,那孩子可能会在心里扼杀自己的每一个创意,每次有新的想法,都会先在心里衡量是否“有用”。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弃工作中的新点子,放弃自己喜欢的人,到最后,和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偏离还浑然不知。
如果小时候我们能多被温柔的鼓励而不是粗暴的矫正,如果天性里张扬肆意的东西能被保留住一些,如果可以告诉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并没有错,长大后的我们,是不是会活得更像自己?
不喜欢父母总是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一味隐忍退让,总想自己长大后要过得真实坦率,可步入社会后,你也学会了察言观色,看破不说破;不喜欢父母总是没有耐心,对身边的人乱发脾气,总想自己长大后要做一个温柔的人,可步入职场后,却不知不觉地跟同事大吵大嚷,大声责备下属。
成长经历就像是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先是影响心态,继而影响性格,到最后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生。
影响人的眼界与格局
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那些人缘好、朋友多的人,他们大多都慷慨大方,与人为善,乐观开朗。 我的一位大学室友便是如此,大学时,她就常常帮助别人,近到身边的同学,远到路边的流浪者。她告诉我,虽然她家的条件也不是特别优渥,但是爸爸妈妈都是特别乐善好施的人,如今她参加工作后,总能获得别人的热心帮助,从前帮过的人有些也转化成了客户资源。
而有些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喜欢贪小便宜,比如拿走一些公众财产。我曾目睹过我的一位小学同学的母亲将社区节日用的盆景拿回了自己的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前些日子我去我这位小学同学家,发现她将共享单车锁在自家楼道里,而且不能理解我的劝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这也是父母对孩子人生格局的影响:他明知道有些做法不对,但还是会为了贪图小利去做,对一切都存有侥幸心理。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格局,却都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温柔的世界,善良的人性,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胸怀忍受各种生活的逆境。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世俗的世界,自私的人性,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会选择性忽视掉世界的美与善。
人长大后怎么格局会差那么多?因为,从原生家庭的起点就不一样。
影响人的社交与婚恋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从家庭中得不到安全感,长大后的社交方式会变成什么样?
大概是,遇到事情不愿意麻烦别人,自己一个人死撑,总想把所有事情做好,但同时又玻璃心和自卑,生怕做错事和说错话,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还有,别人稍微对你好一点,就恨不得把自己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他。这样的人,很容易受伤,却被外界看作刀枪不入的“懂事”孩子。
曾经有一个同事这样告诉我,她在前一个公司的时候,一直任劳任怨,有时候老板提出很多过分的要求,她都照单全收,包括同事勾心斗角也都忍了下来,我听完之后很佩服她,忍耐力值得我学习。她叹了口气,“没什么好佩服的,只是从小就活得小心翼翼的,习惯了。”其实,每一个看起来很“懂事”的人背后,都是因为已经有人剥夺了他们任性的权利。
一个人最初接触到爱情的概念,大多都是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的。那些父母感情不好的孩子,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爱情,所以要花很多力气踢开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他们一方面极度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庭,一方面又总是担心自己的再生家庭也变得不幸,他们不敢恋爱,不敢结婚,更不愿意生孩子,因为害怕变成爸爸那样的男人,从一个可靠的人变得冷漠无情,害怕变成妈妈那样的女人,从一个温柔的人变得歇斯底里,让自己的孩子也变得和自己一样不幸。
等长大了才知道,原生家庭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社交态度,还影响了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如何去交朋友,如何去谈恋爱,如何经营婚姻,如何对待孩子,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是正确的方式。所以有很多人说,小时候曾怨过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如今却又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可见这样的轮回是多么可怕。
即便如此,也试着找回自己
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去选择的,就像开篇提到的,即便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式,连自己都很难改变,更何况是去改变父母。父母的生活方式也是受到他们原生家庭的影响,加上几十年在社会中的耳濡目染。
如果有幸遇到好的,那我们就要学会感恩,保持这种嗅觉,努力维持好自己纯净无菌的小世界,如果遇上不够好的,那就要更加努力地去改变自己,为自己做些什么,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学会努力奔跑。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无力反抗,就尝试着去和解。你知道什么是不好的,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尝试着去塑造自己的人格,养成自己三观;去接触那些更好的人和事,多看滋养灵魂的书,多去感受这个世界,形成自己的格局;试着敞开心扉,试着学会爱与被爱,试着与别人真心拥抱和互相取暖。我们终此一生,不过是摆脱那些不好,再去遇见一些美好,直到成为自己真正喜欢的样子。
想了解更多的职业攻略,请关注E职一课
带你游戏化养职业
赢在规划,获得开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