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遇到了一个老友。好久没见了,坐下来,喝杯咖啡,聊了聊。
她上下打量,频频啧嘴,难以理解,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是那副不食烟火的样子。
她可变多了,富态体阔,膀大腰圆,硕大的脸上写了一个'俗‘字。
她以前可是学霸啊,我以三毛的眼光对她进行评估,一定是有多少年没看过书了。
细问下来,果真如此,这些年,谈谈恋爱,结婚,生子,带孩子,旅游,买房子,还贷款,家庭聚会,去看各家老人。。。忙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时间去充实自己,去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
一晃二晃,就已迈入了中年。这时又要想减肥,健康,孩子中考,高考,照顾老人等等。
其实,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老了。30,000个小时是很好混的。不知不觉就到了不惑之年。
我们亲身力行主演着现实生活版的《金婚》。世世代代其实也就是这样一步步过来的。不用多想什么,不用多做什么。
如果再有一,二出爱情悲喜剧,这生活就更‘充实’了。
02
我刚开始在简书上写稿时,观察人们对什么内容感兴趣。一方面是励志的,一方面是新闻,再有就是情啊调的。一个女孩写她在简书上遇到了XX先生,好吗,有上万人阅读,而且是热情点评,感触颇深。我也读了一下,不为别的,就是看人们为什么会感兴趣。
看完,我不由得坏坏的想。。。这些女孩真的是太容易得手了。如果生活在一个有四千万光棍的国度,你们还找不到自信,就是无药可医了。我可以编一些故事去糊弄这些女孩子们,但是于心不忍。
其实生活中的悲剧都是我们自己亲手酿成的。有人说,不论如何,我毕竟爱过。这么傻的誓言让我想到了被火车碾过的安娜卡列尼娜。豪情,悲壮,惨烈,不值!她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而且她再也没有改过的机会。
我一向喜欢将生活保持得简单,越简单越好。生活简单,心就简单。
03
杨绛为了翻译好《唐吉可德》,在四十八岁时决定学习西班牙语,从1959年开始学,到1962年已经能读懂比较深的文章了。到1966年,她已经译完。七年时光,为的就是翻译一本书。这种毅力不是常人可比。本可以退休的她,没有选择留在家里抱孙子,跳跳广场舞,而是选择了学习,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直到去世前,她还是坚持写作,整理钱钟书的手稿,忙得不亦乐乎。这位老太太的一生过得是充实的。
宋美龄生于1897年,国民党失败,逃去台湾时,她已经52岁了。化悲愤为力量的她,决定在54岁时,开始学画国画。把老蒋在战场上的失地从画布上收回。这一画就是几十年。
所以说,学习是不分年龄的,不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
04
有人也许要问,为什么要逼自己?不能随心所欲。
不愁吃,不愁喝的日子过着,每天广场舞跳着,电视看着,偶尔看看孙子,这有什么不好?
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你甘心。最怕的是既不甘心,又懒于付诸努力。
我在网上常看到人们愤愤不平的骂东骂西,骂领导, 骂同仁,骂来骂去。我感觉,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提高自己,解决问题,而是以骂消恨。骂完了,觉得胜利了,又重新回去受气。这是阿Q精神。
学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一定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种能力的。这句话我在大学时不敢说,因为我没有足够的阅历,现在我可以放心,大胆的讲。如果你有学习的能力,不管你是否已经成功了,你都是人上人。
学习的能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拥有的。如果认真的观察,你会发现,有些人,90%的社会人群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去学习,毋宁死。誓死不学习的大有人在。而且这是不可教化的。
05
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往往煞费苦心,东挑西拣,左看右查,是想从鸡窝里找出一个凤凰。其实,对于企业来讲,能找到有学习能力的人,就是成功。这种人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不用逼着他们去学习。他们是:不学习,毋宁死。象杨绛,宋美龄就是这样的人。
不学习,又不甘心的人群,就是我们在网上常看到的男女‘怨妇们’。企业要是招了这种人,就会被拖垮。
我喜欢在马路上逗逗小宝宝,捏一捏它们肉肉的小胖腿,胖脚丫。一个个是那么的天真,可爱。看着它们稚嫩无邪的眼神,我不由得想,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会成为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是什么力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人区分开的呢?是家庭?是社会?是学校?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是不晚的,但首先,你必须有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