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是朱丹老师推荐的一本书,这名字起的真是,,斯坦福xxxx,以往我一听,觉得我斯坦福考不上,这本书估计也看不懂就不看了。但是最近的学习欲望比较强烈,就硬着头皮打开了。看了2章,感觉还好。特别是第二章:归属感,我要费曼给大家。
归属感这东西,以前知道,在公司时如果有时状态不好会给自己找理由,“在这里我没有归属感。”但是它对我只是一个词、一个概念、一个感觉,就是只有某些事情发生了,让我有这种感觉了,我会说这是“归属感”,但你要我给你解释是什么,我不知道。
归属感大体可以用下面这幅图来解释:
图1·归属感循环
这幅图是一个学生对老师“建设性批评”的两种反应,带来的不同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有些必须批评的时候,老师会用不一样的语言方式说出来,但是我们可以有两种反应,就是觉得“她在贬低我”、“她在鼓励我”面对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形时,人们常常会根据以往的经历来进行解读。
像我之前在学校,为什么会2次失败,就是因为我都在下面,因为1次偶发事件,进行负面联想从而进入负面循环。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归属感。我在看这幅图时的第一感觉是,只有增加更多的好的过往经历,才可以在1次挫折来临时,更快地把它转化成正向能量,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最后引导自己做正确的事情上。因为它是一个向右的箭头,像是在其中注入能量。同时,如果你处在负面循环中也不要紧,可以通过心理干预的增加,使自己回到正向循环中。因为我以前只有负面评价,所以在遇到负面评价时大多会往这方面去想,但是这几年正向评价渐渐多了,所以我很多方面也就走向了正循环、学习效率也随之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