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一年前,说到《典狱司》的时候,还说着“有些歌就是这样,初期可能并不是那么惊艳,也许你会觉得这儿那儿不合你胃口,但是它终究惊艳了时光,你终究会爱上它,一遍又一遍地循环播放,怎么听都听不够,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到今天,却爱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整天都在循环播放着这首歌,深深地陷在老妖叙述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每次都是这样,不经意间就会爱上一首歌,不经意间就掉入一个歌者编织的梦中,久久无法醒来,我想自己是没救了吧!
喜欢《典狱司》的什么呢?
也许是它的词,时而悲凉,时而热血,时而激昂,时而婉转。
也许是它的曲,总是恰到好处,尤其是那处戏腔,刚刚还是激战沙场的热血画面,紧接着就是戏子守望故人的寂寞与凄凉。自古以来常说戏子无情,但文人墨客又何尝不是将一个个痴情的戏子载入史册?就像是霸王别姬,虞姬的唱别,也总是在走投无路时才显得那般决绝。只是一旦爱了,却爱得如此卑微,低到尘埃里,只能默默地看着那个人走远,唱着一曲曲梨园戏,却再无人听。
只是初时听的时候,配合着MV,会觉得有点奇怪,通篇下来几乎全是张启山和二月红的画面,剧情以二人作为主角,自然而然地将每段歌词想成了对其心爱之人的表白和怀念,毕竟电视剧里二月红与丫头的那段情,是一场缘,更是一段殇,即使那么多年过去,那个风流不羁的二当家,还是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起那个人,会怀念那再也吃不到的阳春面。“那年红雪冬青,一袭水袖黛笠,君还记,新冢旧骨葬头七,宿醉朦胧故人归,来轻叹声爱你,君还记,酒影里是谁人覆你衣。”套用在两个人身上,不正是他们的写照么……
好吧,事实证明,我果然想得太简单了。
喜欢一首歌,会想要知道它创作的前因后果,于是就知道了《典狱司》这篇小说,才知道这原来是词作大大写的一篇同人文,关于启红,关于典狱司。
说实话,我不喜欢耽美,但也知道,一入古风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古风界有太多耽美小说改编的歌曲,不乏精美之作,《琴师》不也是如此么?喜欢的是歌曲,而其背后的故事就显得不是那么无法接受了。所以啊,知道这个的时候心里有那么一瞬间的惊讶,但很快就接受了。
只是没想到这么悲,看了网友的剧透,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两个人互相爱着对方,却无法说出口,隔着一道拱门,等到明白的时候,却是天人永隔。
不是很喜欢同人文,这样的角色设定,明明可以用上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名,却一定要用上张启山和二月红的名字,生生地把两个人的友情给写成了爱情……也许是为了满足原著之外的幻想吧。否则这个世上就少了瓶邪,少了太多CP了。
只是若是这样看来,这个故事太悲,一切的文字便有了其动人的源头。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故事太悲,导致再怎么写出来的词,也无法让人觉得欢喜吧。
怪不得,词是那样的词,曲是那样的曲,听后的心情,是那样的心情。
光是看那些网友的摘录和描述,就能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互相折磨,互相伤害,最终渐行渐远。
所以很不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啊,不管是原创还是同人,看了以后都会觉得心里堵得慌,你看,连文章的影子都没见到呢,只是听了一首歌,就难过了一天。
附上《典狱司》的歌词,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品味,只叹文笔不够,无法写尽其美。
有机会会再来二刷~
将军啊早卸甲
他还在廿二(二十)等你回家
昨夜梦又去
商台末子添新衣
旧曲又一局
北雪踏典狱
洒盐纷飞惑朝夕
青倌缠头碧
似故人束发髻
满弧一别缺圆聚
堂燕又衔新泥
崔九宅邸绕梁余音寂
你说江南烟胧雨
塞北孤天祭
荒冢新坟谁留意
史官已提笔
那年红雪冬青
一袭水袖丹衣
君还记
新冢旧骨葬头七
宿醉朦胧故人归
来轻叹声爱你
君还记
铁马将军哽咽如孩提
男儿忠骨浸黄沙
金戈戎征天涯
身后狱下马灯
故人算是家
清明霡霂阶下落雨
伞青衣如画
隆冬新雪廿(二)八
偿君青石黑瓦
你说金戈换故里
东篱烽火祭
太平长安梨园戏
在堂一粢醍
醉别将领再一曲
别姬随君意
怕是大梦一场起
君啊江湖从此离
看过故人终场戏
淡抹最适宜
怕是看破落幕曲
君啊江湖从此离
那年红雪冬青
一袭水袖丹衣
君还记
新冢旧骨葬头七
宿醉朦胧故人归
来轻叹声爱你
君还记
铁马将军哽咽如孩提
谁还记
初春时几君识你那笑意
谁还记
在夏末里优伶海棠一曲
谁还记
深秋季你我从此陌路两立
归罢悔罢
与君来世再聚
那年红雪冬青
一袭水袖黛笠
君还记
新冢旧骨葬头七
宿醉朦胧故人归
来轻叹声爱你
君还记
酒影里是谁人覆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