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夜读
本想助眠,但却愈看愈失眠,几经辗转始终在脑海盘旋着人物的名字,刻画的细节。像雨夜前伏地而飞的燕子,一遍遍贴着地皮顺着脑顶飞过,沁的我脑仁里全是因此卷起的思绪。
从《橘子红了》荣太太对秀禾爱情命运的安排到《大宅门》九红硬生生将“失独”的痛苦强加给自己的女儿,我开始重新审视命运重蹈覆辙的问题。当我们经历痛苦时,往往心力憔悴但却不忘隐隐的将这些苦难、困难、错误交付在人性最底层封存,亦或是绝不重蹈覆辙,亦或是无法自控般情景再现。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一个名词“强迫性重复”。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
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譬如,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一个人就会不断复制信任,他不仅能赢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按照曾奇峰的观点,是他教会了那些难相处的人信任他。
比如有的人受不了母亲太黏,什么事都要控制,长大后便娶了个很爱"管的"太太,然后开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战争,要从她身上重新寻得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尊重,心理空间与独立自主的权利。有的人受不了父亲太过懦弱,不能保护自己,成长后不知不觉地就嫁了个身上带着自己所熟悉父亲懦弱心理特征的“阿斗”,潜意识中希望藉自己的努力,使这个阿斗变得坚强,能带给自己从父亲身上未能得到的安全感。
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敌意,那么一个人就会不断复制敌意,他不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他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也充满敌意,最后这些人也真的从对他友善转向了敌意。这一样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本来对他友善的人转而提防他。
为何还要将刀柄握在手
回到穆斯林 韩子奇和韩太太从开始的第一个字,就暗含了命运的回转,周遭的无情。一斧斧一刀刀的啃砍,还给他们的,他们又还给了下一代。不禁要问,错误真的无法避免吗?苦难真的要时时潜伏只待爆发吗?是谁在经历中许下承诺觉不在承受,又是谁百转千回后持以刀柄咄咄逼问。
记于 穆斯林的葬礼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