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个错误认识:小说都是一些穷酸文人不痛不痒的假伤悲,理科知识才是人类进步的最好证明。所以,对于一些经典文学,特别是一些外国小说,总是嗤之以鼻。
而实际上,现在越来越久,在经历一些困惑后,当又一次无意间捧起一步步经典文学时,才发现真正对人生有帮助的,不只是理科知识,更有社科文史哲的思想滋养。
理科知识是赋予了人技能,文科经典是给人思想注入了营养。
经典小说也不同于故事会。在我看来,读小说有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情节为重。
看小说选择故事情节吸引人的,惊险刺激、跌宕起伏的。当捧起一本书,几十页看下去了,还全是一些景物环境描写、一些背景介绍,迟迟未见主人公登场,就开始感觉枯燥无味,翻手一丢。此时读小说,纯碎为了吸引人的新奇想法,满足刺激心、好奇心。
第二阶段:体会环境
能懂得小说是靠环境来烘托人物,反应人物生命历程;懂得体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也知道环境才是小说所要反应的社会反思。不再只追求与情节起伏,而是通过夕阳下的云,体会出主人惬意、懒散的心境;秋日里的细雨,飘落下黏在石板上的残叶,知道主人悲凉之心;主人公出了问题,周围人指指点点地反应……所有的所有,都是作者特意的安排,也才让人物更加丰满,让人生之路更加清晰暴露。环境才是小说的根基。
第三阶段:反思人生
小说不是教条的说教,是通过人物命运的起伏,感染读者思考人生。读书就是用一个人的人生,来体会多个人的人生。也正因此,才让我们的思想变得丰满,让我们的人生不再迷茫。同人物、情节、环境的背后,体会时代给予人命运的雕刻;从文字的表象,到画面的形象,一直到人性的最深处。阅读就在此时有了人生升华。
经典阅读,也许是阅读的自己的人生。怪不得,同样的书不同的时间,读来不同的感受。我们的思想只有通过多阅读,才不会枯竭,不会孤独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