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闲暇之余观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一直听说这部影片凭着好口碑引发了一轮观影潮和热议。
这部影片充满燃情,催泪,励志,这些都是表面,更深层次的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伟大的父爱,以及一种追求人生的姿态。
影片中阿米尔饰演的父亲年轻时是印度最优秀的摔跤选手之一,但迫于生计不得不放弃在国际比赛上为印度赢得一枚金牌的梦想,开始为生活奔波。
一直想有一个儿子延续摔跤梦想的他,谁知天意弄人——他的四个孩子都是清一色的女孩儿。
本以为梦想没希望的他偶然间发现女儿特别会打架,他在女儿身上看到了摔跤的天赋。
于是他开始了对两个女儿的魔鬼训练:每天5点起床训练、剪去长发、穿男士短裤、吃运动营养餐。
在童婚盛行、女性严重受歧视的印度,起初父亲的举动令全家遭到了村民的嘲笑,女儿们走上赛场参加比赛的过程也屡遭波折。
不过,女孩儿的命运也随着父亲的坚持而被彻底改写,甚至被同龄早婚的女孩子羡慕不已。
本部影片给我的教育启示有以下几点。
1体会坚持的重要性
任何有浓度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都势必带着痛苦和坚持。影片中的父亲是全国摔跤冠军,他有很好的技术。但是无论是谁,无论在哪个方面。只要想成功,势必要付出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和努力,“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掌握技能和获得知识方面来说,教育从来都是痛苦的。无论一开始对这项技能有多高的兴致,到后面都必须克服一段枯燥的过程。在孩子尚不能理解这一段枯燥的必要性时,她对于学习和教育是不知对错,身不由己的,这个时候就是展现父母清晰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孩子这时的“痛苦”就是必要的。教育中孩子对于一些事物的兴趣曲线是成一个波动的状态,刚接触时候的新鲜,之后如果不感兴趣就有一段时间的下降。之后掌握一定知识获得一定成就后,又会上升,而陷入瓶颈,则又会下降。所以,痛苦是伴随我们整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们不可避免,势必要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和乐趣,要相信:只有拨开云才能见到太阳。任何的学习都需要毅力和坚持,要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以及非同寻常之处,正因为如此,最后的成绩才有了“含金量”。当然,违背规律、忽略事实、过分主观的坚持则有可能是自以为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创伤。影片中的爸爸刚开始看来强硬、不近人情,但在孩子要遵从其他教练指导的时候,爸爸选择了顺其自然,这就是一种温柔的坚持。当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也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不要揠苗助长。
2为自己争取命运自主权与尊严
女儿一度觉得这样的魔鬼训练太苦了,尤其是要让爱美的女生剪去长发……,然而,一切的转折从闺蜜的婚礼开始。新娘对有这样一位爸爸表示很羡慕。“我倒是很想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这样我的父亲会为我的未来考虑。从一个女孩出生开始,她们的命运就是做饭打扫卫生,全身心地做家务,然后等她们成年,就会嫁出去,并把自己交给一个从来没见过面的男人,然后为他们生孩子,抚养孩子,这就是一个女生的宿命。再看看你和你的父亲,他在和全世界对抗,他承受着所有人对他的嘲讽。为什么?为了你们有个好的未来。他做错了什么?”,那一刻,吉塔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握着追逐梦想的权利,虽然有嘲笑,但一定还有很多人羡慕自己啊。爸爸第一次带吉塔去参加摔跤比赛,她没有赢得第一,但是拿了个“特别奖”。这一场比赛,让她尝试到了比赛获奖所带来的荣誉和尊重,于是她为自己做了选择,她主动询问爸爸:“下次比赛什么时候?”,所以从这个时候起,她已经不是在为父亲完成他的心愿,摔跤这条路是她自己的选择,这个梦想也是她自己的。当我们小时候,被家人逼着学钢琴、学奥数、是否也曾在心里恨过父母,这种被逼迫着努力的感受,让很多幼小的孩子,都并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21岁时跟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享受着选择的权利以及自由带来的快乐,拥有这一切的你是否有想过,是曾经严厉的父母成就了今天的你。
3必要时需要适当的引导
可能很多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困惑:“干涉”和“引导”,尺度应该怎么把握?在印度,这个封建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对女性充满了偏见和歧视。有些女孩甚至沦为生育的工具,并得不到别人对她们的尊重。父亲希望女儿可以有其他的出路,打破当时社会对女性固有的偏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父亲看到女儿的摔跤天赋后,他决定“干涉”女儿的人生。但父亲的干涉是有度的,而不是专制的“你只能听我的”。父亲对女儿的训练有一个期限,就一年。在这一年里,她得无条件听从父亲。但一年后,她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后来,女儿不仅爱上了摔跤,还把摔跤视为自己的事业,主动为自己的未来而拼搏。这样,电影中的父亲也完成从“父母领进门”到“修行靠个人”的过渡。具体到影片中的主角,她们其实也继承了父亲的热情,最开始是父亲强迫她们,但在这之后,她们也爱上了摔跤这项运动。正是因为她们是真的热爱摔跤,她们才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才能为之努力。
小时候,我们会时不时地感到很困惑,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而更多的小孩,则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有时候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导必不可少。
4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
关于信任这一点,电影中有个极大的反差。女儿的摔跤教练一直不相信她有获得金牌的能力,甚至一度要求她,“只要拿块铜牌就好了”。反观父亲,虽然女儿在前几场世界级比赛中接连失利,但他还是选择了信任。女儿也没有辜负父亲对她的期望,在最后的比赛中,顶住巨大的压力,一举反超对手,为印度争得了国际级摔跤赛事的冠军,成功创造了历史。女儿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想把这一切归功于我的父亲,他一直很信任我。”
其实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做“罗森塔尔效应”,当父母或教育者们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时,孩子会变得更加自尊、自信,从而在各方面取得异乎寻常的进步。
反之,生活中,如果爸妈们总在无意中给孩子泼冷水,考试没考好,或者事情没做好,就怀疑孩子的能力,不相信他,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丧失信心,自我怀疑。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和信任起着关键的作用。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期待和暗示,孩子才有动力、有信心去朝某个方向去尝试,去努力。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爸爸妈妈承担着重中之重的角色,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用眼睛去观察孩子,用智慧去引导孩子,用信任去鼓励孩子,你们也可以培养出自信、勇敢又出色的孩子!
5夫妻之间互相欣赏与理解
影片中妈妈,听到爸爸让女儿去学习摔跤,刚开始也是不理解的,后来妈妈听到一年时间。也支持了爸爸的决定,这一年妈妈无条件支持爸爸。当女儿累了,妈妈给予孩子有温度的爱,也是让两个女儿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妻子看丈夫的目光都是欣赏,也是让丈夫能坚持下去的原因。
而在中国,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因为意见不统一导致夫妻之间的矛盾,往往很多夫妻会一个唱白脸一个红脸,导致孩子不知道听谁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是不够好,拼劲全身的力气去迎合父母,其实孩子内心是不快乐的。其实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以及理解尊重欣赏才是给予孩子最大的财富。爱孩子就给予孩子一个爱的家和港湾,当他伤心痛苦,她知道她身边永远有爸妈的支持与拥抱,这就够了 。
6身边的人帮助与鼓励
影片中侄子为了突显两个女孩的优秀,一直表现的很弱。其实是为了让他们找到属于他们的自信。而女儿们比赛时,侄子说要去给爸爸做饭,侄子一家对爸爸也是无条件的帮助与鼓励。为了让孩子能吃到鸡肉,爸爸去求鸡肉店老板,老板刚开始不愿意,最后也无条件的帮助这一家,当女孩获奖老板也很骄傲。女孩去比赛时家里人都是在电视机前观看他们的比赛。当他去比赛家里人也是去祝福。
虽然伯乐不常有,但是当身边人都去支持去做一件事,才会让爸爸有动力。
7活好自己当下每一天
当爸爸让女儿练摔跤,村里人都认为爸爸疯了。女儿被剪头发也是很在意大家的目光,但是爸爸让女儿看到,哪怕全世界都在评论你,我们只要活好自己,去做自己坚持的事情就够了。
而在生活中我们过多在意他人的目光与评价,让在自己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自己内心当中并不开心。其实人生最大修行还是活好自己每一天,在我们有人之年可以骄傲的对自己和子女说,我这一生活的是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就足够了,人的价值不是创造多少财富,而是我们如何活出一个真实有温度、懂得爱与被爱、有格局、有创造性的人。这才是我们的人生。
这部影片值得每一个去观看与反思,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真实的自己,健康喜乐,才是我们的人生。